KOCK培养基

KOCK medium

 #

组份

用量

母液浓度

1

KNO3

10 mL/L

7.5g/100 mL dH2O

2

KH2PO4

1 mL/L

2.5 g/100 mL dH2O

3

MgSO4·7H2O

 10mL/L

2g/100 mL dH2O

4

柠檬酸铁

 1mL/L

0.25g/100 mL dH2O

5

土壤提取液*

  10mL/L

6

蒸馏水

484ml

7

海水

484ml

*土壤提取液
土壤提取液配制方法: 取花园土未施过肥200g置于烧杯或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1000毫升,瓶口用透气塞封口,在水浴中沸水加热3小时,冷却,沉淀24小时,此过程连续进行 3次,然后过滤,取上清液,于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后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Related Posts

来自宝岛台湾的喜讯,开物生医施总团队实施的工厂废气养藻系统方案取得巨大成功,5天收一次都来不及,3天OD到21,每次清洗好几次,都是浓浓的藻。 Read More

小球藻培养基:大规模培养的关键与优化 ——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生产的核心要素

在小球藻的大规模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基犹如小球藻生长的 “土壤”,为其提供了生长、繁殖和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适宜环境。合适的培养基配方不仅能够促进小球藻的快速生长,提高生物量和产量,还能对小球藻的细胞组成和代谢产物进行调控,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特定需求。例如,在食品和饲料行业,我们希望通过优化培养基,提高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而在生物能源领域,则需要诱导小球藻积累更多的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f/2培养基 Read More

 F/2培养基中的硅酸钠:硅藻生长的“隐形建筑师”

在微藻培养的世界里,F/2培养基如同一位默默奉献的厨师,为藻类调配着专属的营养大餐。然而,当研究对象换成显微镜下那些晶莹剔透的硅藻时,实验室里常会多出一道特别的“调味工序”——添加硅酸钠(Na₂SiO₃)。这看似简单的步骤背后,隐藏着硅藻与化学元素之间一场延续数亿年的生命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