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语为您介绍——“细胞的动力源”杜氏藻

说起虾青素,大家不由自主地会想起雨生红球藻,它常被认为是富含大量虾青素的主要藻种,其虾青素的含量通常为1.5%-3%,一直被视为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和最佳的生物来源。而我们却忽略了另外一种“红球藻”,即盐生杜氏藻。盐生杜氏藻藻种内由于缺乏合成虾青素的酶,不能将β-胡萝卜素转化为虾青素,而被人类忽略。

有研究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虾青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导入盐生杜氏藻中,经筛选获得可以合成虾青素的转化盐生杜氏藻,测得其虾青素含量为3.71μg/gdw。而在盐生杜氏藻中成功合成虾青素之后,其虾青素含量高于雨生红球藻。

杜氏藻宛如大自然用细腻笔触勾勒出的微小艺术品。它的形态精致而独特,小小的身躯呈现出圆润而饱满的形状,仿佛是一颗迷你的绿色明珠。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地看到它那简洁而美妙的结构,充满了生命的灵动之美。

杜氏藻属于绿藻的一种,它具有很强的耐盐性,能在高盐环境中茁壮成长。这种独特的特性使得它能够在一些特殊的水域中生存繁衍。而且,杜氏藻富含β-胡萝卜素,这种物质对于人体有着诸多益处,比如抗氧化、保护眼睛等。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看,杜氏藻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富含着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为生命注入活力与健康。这些珍贵的成分像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秘礼物,滋养着我们的身心。

在科研领域,杜氏藻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无尽的探索空间,成为解开生命奥秘的一把钥匙。通过对杜氏藻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运作机制和奇妙之处。

杜氏藻,它是自然的馈赠,是微小却闪耀着光芒的存在。它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们对生命的多样与神奇充满敬畏与热爱。让我们珍惜这来自大自然的珍贵礼物,一同领略杜氏藻所展现出的美妙世界。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藻知识,请联系我们。我们是一家做藻及光反应器的公司。做藻,我们是认真的!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人工胰腺结合PD-L1工程化β细胞微球与微藻协同改善1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理想治疗方案为生物材料封装胰岛 /β 细胞植入物,但免疫浸润、纤维化及缺氧导致 β 细胞存活短。本研究构建含过表达 PD-L1 的 β 细胞微球与小球藻的海藻酸水凝胶人工胰腺,PD-L1 调控免疫、β 细胞响应血糖泌胰岛素,小球藻补氧,实现小鼠血糖长期稳定,突破核心瓶颈。…

Read More

基于小球藻的多功能生物复合材料

面对传统生物复合材料制造中的高能耗与化学处理难题,本研究提出以小球藻微藻为基质的可持续解决方案。通过优化生物墨水与打印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多级结构的轻质材料。研究表明,氢键在羟乙基纤维素与小球藻结合中起关键作用:随水分减少,氢键网络从水介导相互作用转变为直接氢键,从而增强材料机械性能。受控脱水工艺保持了材料形态完整性,避免开裂。最终复合材料表现出1.6 GPa弯曲刚度、各向同性热传递性及0.10 W/mK导热系数,证明其作为高效隔热材料的潜力,为环境可持续需求提供了创新替代方案。…

Read More

螺旋藻脂质纳米技术:应对药代动力学挑战的口服给药新路径。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和精神心理症状为特征,部分地区患病率超过20%。IBS患者因胃肠动力功能障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波动显著高于健康个体,但目前缺乏针对此问题的靶向给药系统。本研究开发了口服螺旋藻纳米系统(SP@TIIAn),通过将丹参酮IIA脂质体整合于螺旋藻,用于增强IBS治疗。该系统利用螺旋藻与纳米颗粒对肠绒毛的被动靶向和增强黏附作用,相比肠溶胶囊,更能保障IBS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稳定性。SP@TIIAn可有效治疗多种肠脑轴相关症状,为临床IBS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