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真菌颗粒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进行生物絮凝:性能和机理

富营养化引起的藻华是一种严重威胁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球性现象。用于传统水处理的化学品通常会导致高水平的残留,并对藻类细胞的形态造成损害。本研究使用了一种以米曲霉为基础的环保型真菌生物絮凝剂,以去除一种代表性微藻(铜绿微囊藻)。此外,还探索了利用米曲霉去除微藻的关键絮凝参数、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真菌培养6 d,絮凝剂用量为11 g/L,转速为100 rpm,温度为25℃,絮凝时间为5 h,pH = 4.0 – 9.0时,絮凝效率为> 95%。基于基因组数据的KEGG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Zeta电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荧光、X射线光谱和红外光谱、静电吸引力的结果表明,静电吸引力促进了微藻的不稳定和聚集。此外,菌体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表面吸附和化学吸附也有助于去除微藻。因此,基于真菌的生物絮凝剂有可能以简单、有效和环保的方式去除微藻,而无需复杂地提取胞外代谢物。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马江雅课题组

原文链接:Bio-flocculation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 using fungal pellets of Aspergillus oryza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29606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当极端天气来袭,水中的“绿色卫士”如何守护鱼虾?

水产养殖场里,鱼虾们原本生活在精心设计的“水循环乐园”中——这里有微藻组成的“净化小队”,负责清理污水、提供氧气。然而,极端天气就像不请自来的“破坏狂”,打乱整个系统的平衡。微藻,这群不起眼的绿色小生物,究竟如何扛起抗灾大旗?…

螺旋藻为主要成分的藻粉 Read More

螺旋藻:罗非鱼养殖的“绿色营养师”

鱼粉一直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但它的价格高昂且资源有限。近年来,一种名为“螺旋藻”的微小藻类悄然进入水产养殖领域,成为鱼粉的潜力替代品。它不仅能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提升鱼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螺旋藻如何助力罗非鱼养殖,以及它背后的科学奥秘。…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