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工程所在磁性分离技术采收微藻方面取得进展

藻类磁性分离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破坏问题的严峻,人们急需寻求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代表。微藻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然而,要实现微藻的能源价值,需要将微藻细胞从培养液中分离富集,由于微藻个体微小、浓度低,导致采收处理量大、难度高。磁分离技术由于洁净、节能、高效等优点,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开发用于微藻采收磁性絮凝剂并对采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郭晨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利用磁性Fe3O4纳米颗粒对微拟球藻进行磁性分离采收,利用磁性Fe3O4纳米颗粒和微藻的静电力吸附作用以及颗粒的纳米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对微藻的高效采收,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用量少。研究表明,微藻在生长过程中生物量达到最高值时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吸附能力最大,磁性Fe3O4纳米颗粒对微藻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较高温度下有利于采收,同时采收后的微藻培养液可以继续用于微藻的培养。该成果为实现微藻的大规模磁性分离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杂志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3,138,387-390)上。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s.2011CB200905 & 2011CB200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1106165)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 2012AA021202)资助。

159041557
磁性Fe3O4纳米颗粒采收微藻过程图(A为微藻溶液)
 来源:中国科学院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极端环境下的宝藏微生物杜氏盐藻

在地球的广袤水域中,存在着一类堪称生命奇迹的微小生物 —— 杜氏盐藻。它虽身形渺小,却凭借独特的生存本领与极高的应用价值,成为科学界与产业界瞩目的焦点,为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带来新曙光。…

Read More

海夜微光里的秘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 “发光术”

夏夜的海边,若你沿着沙滩漫步,脚下的海水可能突然泛起一片淡蓝的光晕,抬手拨弄浪花,指尖也会沾染上细碎的 “星光”—— 这动人的 “海发光” 景象,不少时候都与一种叫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微生物有关。这些肉眼难辨的甲藻,藏着海洋里最精巧的 “发光机关”,让我们顺着那抹蓝光,走进它们的微观世界。…

Read More

微藻的 “附着策略”:小球藻与三角褐指藻的界面定植机制及应用价值

在微藻的生存策略中,“浮游” 与 “附着” 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 附着于固体基质表面形成生物膜,能显著提升其对营养、光照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强对水流冲击、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作为两类典型微藻,其附着特性已成为微藻固定化培养、生物膜反应器设计及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焦点。本文将从其基础特征出发,解析附着机制与关键条件,揭示这些微小生命的 “定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