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构建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将太阳能转变成为氢燃料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正在研发人工光和作用技术,旨在将太阳能转变成为氢燃料。研究人员标记了植物、 蓝藻细菌和其它光合生物利用光能创造食物的过程。但是,人工光和作用技术不是借助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和氧气这个熟悉的公式,而是利用光能产生氢气,因为 氢气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零排放的燃料

 

154430019805591
英国研究人员正研发人工光和作用技术,将太阳能转变成为氢燃料。

。东英吉利大学的生物物理化学家朱乐尔•巴特(Julea Butt)说:“化石燃料的储量正在减少,燃油价格正不断上涨,所以我们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供应至关重要。我们从自然植物得到灵感,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中,阳光中的能量能够自然地转化为燃料。”

巴特表示,在进行人工光合作用时,将为微生物配备微型太阳能电池板。他解释称:“这将高效利用阳光,并且促使氢气的产生,如果此项技术能够成功,将能够被用于创造其它燃料或者药物。”

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大容量试验用或生产用光生物反应器,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细菌共生系统在废水处理中实现高效的养分去除

在本研究中,通过将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与活性污泥进行共培养,构建了用于清除污染物的微藻-细菌共生(ABS)系统,并研究了相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BS系统几乎可以完全去除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3%和42.6%。短单胞菌(Brevundimonas)极大地促进了微藻生物量的增长(最大叶绿素a浓度为9.4 mg/L),微藻有助于提高ABS系统中孤岛杆菌(D […]…

Read More

微藻间的共培养有利于低C/N条件下氮的回收

微藻共培养被认为是提高生物量生产的可行策略,但对微藻的种间互动关系并未研究完全。在本研究中,使用两种藻类,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席藻(Phormidium sp.),在三个光生物反应器中分别进行了70天的单培养和共培养,并定期进行收获,以研究两个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氮回收。结果表明,在C/N比为3:1的情况下,共培养系统的蛋白质产量和脱氮率明显高于单培养系统(p < 0. […]…

Read More

莱茵衣藻营养条件的改变对过氧化物酶体含量的影响

茵衣藻是一种模型绿色微藻,能够利用醋酸异养生长。尽管含有完整的β氧化基因,但不能在脂肪酸上生长。最近的报道表明,藻类优先隔离而不是分解脂酰链,来用作快速重建膜。我们收集了一系列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所需的潜在衣藻过氧化物素(PEXs),以表明莱茵衣藻具有一套完整的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因子。为了确定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外源性脂肪酸的代谢,我们检测了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表达与过氧化物酶体蛋白N端或c端肽融合的荧 […]…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