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养藻需要准备什么?实验室想要养10L左右的藻液需要配备什么东西?养藻需要买什么灯?
实验室养藻必备指南:3L及3L以上藻类培养设备清单与选型建议
——光语实验室管道藻类培养装置助力高效研发
在实验室开展藻类培养(如小球藻、螺旋藻等)是生物能源、碳捕获、食品医药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基础。针对3L以上小试规模的藻液培养需求,需系统性配置设备以确保培养环境可控、数据可追溯。以下为实验室养藻的标准化配置方案与进阶优化建议:
一、实验室养藻基础设备清单
1.培养容器
传统方案:玻璃/塑料发酵罐(需额外配置附属设备)
高效方案:光语实验室管道藻类培养装置(集成式设计,适配3L及以上容积)
2.光源系统
核心需求:全光谱LED灯(400700nm光合有效波段),支持定时开关与光强调节
光语解决方案:内置多波段LED光源,05000 Lux无极调光,模拟自然光周期
3.温控系统
基础要求:恒温加热棒/冷水机(控制精度±1℃)
升级配置:选配光语装置智能恒温模块(精准调控,冷热双模式)
4.气体供应与监测
必需设备:CO₂气瓶、气体扩散器、pH/CO₂传感器
光语技术亮点:集成CO₂含量实时检测
5.智能控制系统(选配)
推荐配置:PLC或触摸屏控制器(自动化调节光、温、气参数)
二、光语实验室管道藻类培养装置核心优势
针对实验室研发场景痛点,本装置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低成本、高灵活性”的小试生产:
✅精准环境控制
LED光源智能调光,避免传统日光灯光谱不稳定问题
可选恒温系统应对昼夜温差,保障藻类活性
✅数据化研究支持
CO₂吸收量实时监测
选配PLC系统记录光强、温度、pH等关键参数曲线
✅安全与便捷性
专利防漏结构+快拆接口,降低污染风险
占地面积小,支持多装置并联扩产
✅成本优化
较传统反应器节省30%能耗
三、适用场景与用户反馈
高校/科研机构:用于藻类基因工程、碳汇效能测试
企业研发中心:微藻产物(DHA、虾青素)提取工艺开发
用户评价:“从单批次培养到连续流生产可无缝切换,大幅缩短中试周期”*
立即咨询光语,获取10L管道式培养装置技术参数与报价方案,请微信联系:15355959856
(支持定制化功能模块,满足GLP实验室合规要求)
光语实验室管道藻类培养装置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小试阶段研发生产,有成本较低,方便移动等优点。
光语实验室管道藻类培养装置功能特点如下:
1、LED光源,定时控制光照时间,可调光照强度;
3、拥有良好可靠的防漏水和可拆卸结构;
4、进出CO2含量检测,显示固碳量;
5、可选配触摸屏和PLC控制系统,也可各项指标检测记录功能;
6、可选配恒温系统(选配),配置冷热制冷设备,温度范围20—40℃可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