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即将来临,作为盛夏至初秋季节养殖水体中常见的一种有害藻类,微囊藻(蓝藻类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极易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并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绿色水华,俗称“蓝绿藻”、“湖靛”,严重时可以布满整个养殖水体,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对养殖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现将其相应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发生条件:当养殖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而氮磷比例较小(N:P<10:1)时,微囊藻可从环境中摄取相对数量不足的有效氮,满足其生长。同时还能分泌出一种抑制其他藻类生长的物质,逐步形成水体优势种群。微囊藻喜高温、强光和偏碱性水质,水温在28-35℃时繁殖最快。
危害:微囊藻虽然含丰富的蛋白质,但其细胞内存在蛋白活性酶拮抗物质,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摄食后不能被消化,不利于生长。当生长过于旺盛的微囊藻因老化而大量死亡后,藻体被厌氧细菌分解,消耗水体中大量溶氧,同时产生羟胺、硫化氢、肝毒素、神经毒素等有害物质,导致鱼类缺氧和中毒,严重者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1、加强水质调控,切实搞好预防。微囊藻多发生在鱼类生长的旺季,一旦大量出现,有较大的危害性。平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①塘内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增加对水体氮、磷的利用率,有效控制池塘富营养化程度;②经常注排新鲜水;③利用增氧机增加底层水体溶氧量;④经常泼洒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加速氮循环,促进其它有益藻类的繁殖,抑制微囊藻水华的发生;⑤氮磷比例不均衡的养殖水体,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追施氮肥或磷肥,确保水体中氮、磷得到有效利用。2、对已经出现微囊藻水华的鱼塘,可洒0.7mg/l的硫酸铜或其它灭藻剂及早进行杀灭。杀灭后,应采取换水、施肥等措施,重新培肥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