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此培养基是由原来的Plymouth海水培养基配方改制的。 总量为3升的培养基: 1.在3升经过灭菌的过滤海水中按顺序加入以下组分。 2. 在烧瓶中完全混匀所有组分。 3.在冰箱中保存此培养基。 # 组分 用量 母液 最终浓度 1 灭菌的海水 3 L 2 P-IV 金属溶液*1 36 mL/3 L 3 NaNO3 (加入前已灭菌) 10 mL/3 L 0.7 M 2.3 mM […]…
藻类原油:百万年自然进程被浓缩成几分钟

日前,在《藻类研究》(Algal Research)这本期刊上最新发表了一片论文,研究人员模仿了在高温高压的深层地壳环境下史前植物材料转化成化石燃料的过程。 藻类,一种水生植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生物燃料的来源,但是要将潮湿的绿色植物转变成干净可燃的燃料,其过程所需的步骤既昂贵又费时。研究人员将藻类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处理,其中涉及一个干燥的过程,需要除去所有水分,这其中可能涉及 80% 的生物量。最 […]…
城市养藻势头正热

记得我们之前分享过德国的藻类绿建筑BIQ利用平板式藻类培养反应器作为百叶窗,用来遮蔽阳光以降低室内温度与隔绝噪音并且培养藻类生物质作为沼气的原料可提供部分家用电能。最近在法国巴黎也有一家Ennesys能源系统公司打算将微藻应用于都市建筑上。他们的概念与BIQ非常类似,也是设置平板式藻类培养反应器于建筑外。然而Ennesys的系统还打算结合建筑废水处理,将建筑内部产生的废水作为微藻的营养源,一方面节 […]…
OriginOil研发藻类纯化技术避免微生物污染

目前大规模微藻养殖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如何避免外来微生物侵入藻类培养池。自然界中有很多微生物以微藻为食,一旦这些微生物接触到藻类培养池,便会大量繁殖,捕食微藻。为了避免微生物入侵,传统的方法为使用抗生素来避免这些外来微生物在池中繁殖,然而抗生素相当昂贵,使大规模养殖的成本上升许多。…
单细胞藻种质分离、培养和应用
第一章 藻种的分离技术 第一节 采样方法 水样可以取自任何有可能生长所需单胞藻的水体,通常在海岸边退潮后留下的小水洼中或者在养殖场、盐场等地方的小水坑中,生长有适合静水培养的单胞藻类,而且比较纯。在实验场、育苗场的一些水池、水桶中都有可能出现比较纯的藻类。采样时要同时测定水样的温度和盐度,供分离、培养时参考。 水样采回后,进行现微镜检查,如果需要分离的藻类比较多,可以立即进行分离。如果在水样中有需 […]…
微藻保存技术

微藻营养丰富,是鱼、虾、贝等经济动物人工育苗的基础。特别是海洋微藻,由于富含EPA和DHA,在许多方面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微藻的培养和应用中,保种技术十分重要,它是微藻培养和进一步应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由于藻种极易受污染,分离培养方法比较复杂而且耗时较长,因此,在微藻保种工作中要尽量减少接种次数,避免藻种被杂藻、细菌或原生动物污染,既能达到长期贮藏种质的目的,又能维持藻种的活性,是微藻科研工作者努力 […]…
单胞藻培养技术要点
一、慎重处理单胞藻培养用水 作为生产性藻种培养用水,必须要经过煮沸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再使用,在冷却过程中必须加盖,无盖的容器可用清洁的白纸盖在瓶口。而二、三级藻类的培养用水可用化学方法来消毒,即在已经清洗过的池子中,放入经过沙滤或用脱脂棉过滤处理后的海水,再在池内海水中放入若干量的漂白粉,使池内海水中有效氯的含量为20~30毫克/升,充分搅拌均匀后经过8~10个小时的消毒,再进行强充气,一般曝气1 […]…
利用纳米生物技术控制轻粒子加速藻类生长
研究人员一直在找寻合适的方法,实现从非食用原料微藻中生产生物燃料三个目标:效率性、经济性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的科研人员Sureshkumar and Wani发现的一种新的方法,朝着实现这三个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 …
藻类叶绿素的检测方法
1. 方法要点: 叶绿素a的测定是监测水体中浮游生物现存量,其方法简便,快捷;其方法为一个常用的测定浮游植物现存量方法,而且,叶绿素a值通过一定的换算,也可指示初级生产量的大小. 2. 试剂 丙酮溶液: 90%的丙酮溶液; 滤 膜: 玻璃纤维滤膜Whatman GF/C或相应的混合纤维酯微孔滤膜.(孔径0.7μm) 3. 仪器设备 752型分光光度计;抽滤装置;离心装置 4. 测定步骤 4 […]…
甲藻细胞周期调控
目前对甲藻赤潮的发生过程已基本清楚,一般分为四个典型的阶段:开始、发展、爆发和消亡。研究表明,除少数甲藻赤潮是从休眠孢子萌发而来,许多是直接从处于次适宜条件下的营养细胞直接发展形成种源,它们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分裂增殖并形成赤潮(Smayda T. J., 2000)。目前对这一复杂过程的调控机制还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