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衣藻营养条件的改变对过氧化物酶体含量的影响

茵衣藻是一种模型绿色微藻,能够利用醋酸异养生长。尽管含有完整的β氧化基因,但不能在脂肪酸上生长。最近的报道表明,藻类优先隔离而不是分解脂酰链,来用作快速重建膜。我们收集了一系列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所需的潜在衣藻过氧化物素(PEXs),以表明莱茵衣藻具有一套完整的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因子。为了确定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外源性脂肪酸的代谢,我们检测了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表达与过氧化物酶体蛋白N端或c端肽融合的荧光蛋白,同时加入荧光标记的棕榈酸。在光照和黑暗,有或者没有乙酸作为碳源的条件下,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跟踪过氧化物酶体。在细胞中,鉴定了四个主要的隔间,包括: (1)乙醛酸循环酶标记和含有过氧化物酶体靶向信号1(PTS1)三肽但缺乏脂肪酸标记,(2)脂肪酸标记,(3)乙醛酸循环酶标记,(4)PTS1标记。不到5%的隔间同时含有脂肪酸和过氧化物酶体标记物。对光学切片图像的统计分析发现,莱茵衣藻在细胞中同时携带不同的过氧化物酶体群体,并根据光照条件调节过氧化物酶体的含量。另一方面,无论培养条件如何,同时含有脂肪酸和过氧化物酶体标记物的隔室的比例都没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β-氧化在莱茵衣藻的过氧化物酶体群体中可能发生率较小,这支持了藻类中脂肪酸的主要代谢偏好是脂质生物合成而不是β-氧化的观点。

Related Posts

小球藻粉 Read More

小球藻破壁

想象一下,有一个微小的绿色“金矿”,它比头发丝还细百倍,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营养宝藏——蛋白质比牛肉还高,维生素种类堪比复合维生素片,还有珍贵的“生命活性物质”。这就是小球藻,一种神奇的淡水单细胞藻类。但想拿到这些宝藏可不容易,因为它外面包裹着一层异常坚韧的“盔甲”——细胞壁。小球藻破壁技术,就是科学家们找到的,打开这座微观营养金库的关键钥匙!…

光语蛋白核小球藻 Read More

 藻类的逆袭:科学如何驯服小球藻的顽固腥味?

在健康食品的浪潮中,一种单细胞绿藻以其惊人的营养密度引起了科学家和营养学家的关注——小球藻。这种直径仅3-8微米的微型生物,蛋白质含量高达干重的63%,含18种氨基酸和珍贵的DHA,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最理想食品”。然而当研究人员兴奋地将它加入食品时,一道无形的屏障出现了:浓重独特的藻腥味。这种挥之不去的味道如同一个顽固的卫士,将小球藻牢牢挡在主流食品市场之外。…

图1 官桥湖局部暴发蓝藻水华 Read More

藻类有机物在混凝中的爱恨情仇

夏日的湖泊、水库,有时会泛起一层厚厚的“绿油漆”,这就是令人头疼的藻华现象。它不仅破坏景观,更会堵塞水厂滤池,甚至产生毒素威胁饮水安全。在水厂应对藻华的关键技术——混凝过程中,藻类有机物(AOM)扮演着极其复杂又关键的角色,它就像一块“双面胶”,既能成为阻碍,又能成为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