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篇:1.6亿年前!珊瑚与微藻共生可追溯到恐龙时代 久经“磨难”或无惧全球变暖

珊瑚微藻

(由于它们都是微小的圆形球体,几乎没有什么特征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共生的珊瑚微藻一度被认为是在所有造礁珊瑚中发现的单一物种。这些共生体现在被认为是一个由数百个甚至可能数千个物种组成的群体,它们至少可以被分成15个属。)

珊瑚微藻
珊瑚微藻

根据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研究,珊瑚和微藻之间形成珊瑚礁的关系比以前认为的要久远得多,也更加多样化。

该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珊瑚-藻类伙伴关系在其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气候变化事件,并为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些可能能在现代全球变暖中幸存下来提供了一丝希望。

“我们的研究表明,从恐龙时代开始–大约在1.6亿年前,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早1亿年–现代珊瑚和它们的藻类伙伴就彼此缠绕在一起。”Voolstra博士说,他是阿卜杜拉国王科学技术大学(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红海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的合著者及副教授。

“在它们漫长的生存历史中,它们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变化周期,但由于它们的生物特性,在每次环境巨变后它们还能幸存。”

据Voolstra介绍,这种微型藻类,俗称虫黄藻,生活在珊瑚细胞内,可以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并建造巨大的、具有经济价值,并且令无数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珊瑚礁。

研究小组使用遗传证据,包括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和基因组比较,来计算微型藻类的大致起源年龄。他们还使用了经典的形态学技术,通过光镜、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建模和其他方法来比较这些共生体的视觉特征,发现除了起源时间更早以外,藻类家族的多样性远远超过了之前的认知。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8月9日的科学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生物学副教授Todd LaJeunesse博士说:“利用遗传技术,我们开发了一个更新的命名方案,为识别不同的微藻共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准确的分类[物种的识别和命名]是任何生物学研究的关键一步。对于那些试图了解造礁珊瑚和与其生存和生长所需的微藻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来说尤其如此。

Voolstra指出,该研究小组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珊瑚共生分类学现代化,从而改善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并推进对造礁珊瑚的未来研究。他强调,这种发现不会改变造礁珊瑚面临生存威胁的事实,除非采取行动避免气候变化,但对它们新的了解将会有助于加强保护工作。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微藻博士https://mp.weixin.qq.com/s/reXeCFtuhgIHHG968dtQzw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光语为您介绍——角毛藻

本文主要介绍了硅藻中常见的一类,角毛藻。角毛藻属于硅藻门,细胞呈扁椭圆形,壳面多为椭圆形,常借角毛形成链状或相互连接。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我国近海是重要的浮游硅藻。 角毛藻生活在海水、半咸水及极少数淡水中,适宜 10℃至 39℃生长,25℃至 35℃最宜。其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形成复大孢子、休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是许多海洋动物的饵料生物,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地位重要,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危害水质或水生生物。常见种类如洛氏角毛藻、窄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课题组研究发现,胶州湾角毛藻多样性可能被严重低估。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角毛藻曾作虾苗开口料,但有自身弱点,海链藻可作为替代。总之,角毛藻对海洋生态重要,深入研究其特性和生态作用,利于了解海洋生态平衡,实际应用中要合理利用,避免负面影响。…

Read More

尾水处理(四)——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尾水的基本原理

本文主要论述了菌藻共生系统在尾水处理方面的原理、应用、优点、挑战及前景。菌藻共生是细菌和藻类相互协作的复杂生态体系,尾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细菌分解为铵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等,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二者协同实现污染物去除和水质净化。该系统除能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还能促进悬浮颗粒絮凝沉淀、吸附重金属。实际应用中,构建和运行需考虑光照、温度、pH 值等多种因素,且在处理不同尾水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但也面临筛选培养高效菌藻组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及藻类收获处理等挑战。尽管如此,菌藻共生系统作为潜力技术为水资源问题提供新思路,随着研究和技术完善,有望在未来发挥更重要作用,创造更清洁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Read More

尾水处理(三)——菌藻共生系统在日常生活尾水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菌藻共生系统在日常生活尾水处理中的应用。日常生活污水含有有机物、氮、磷等多种污染物,传统处理方法有能耗高、易二次污染等问题,菌藻共生系统提供了更环保可持续的方案。菌藻相互依存,藻类光合作用为细菌提供氧气并吸收氮磷,细菌分解有机物,部分还能转化氮。该系统具诸多优势,如生态友好、能耗低、成本低,产生的藻类生物质有经济价值。实际应用形式多样,如生物膜反应器和开放式池塘,但要控制光照等关键因素以保稳定运行和良好效果。尽管面临藻类和细菌生长受季节和水质影响、藻类生物质回收利用技术不完善等挑战,其应用前景仍广阔。未来随着研究和技术创新,这一系统有望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实现污水净化与资源回收利用,助力可持续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