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微藻胶球藻C-169中miRNA的识别和鉴定

富油微藻是能通过光合作用高效固定CO2并积累油脂的光合生物,油脂含量和面积产率高,是CO2减排、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重要微藻资源。胶球藻C-169(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C-169)是第一个从极地环境中分离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极端环境微藻。华南理工大学魏东教授团队的研究人员前期研究发现,它在光自养补充2% CO2、缺氮条件下可以成功诱导C-169加速脂肪酸积累,可高达干重的48%。

图1 不同CO2浓度下C-169的生理生化指标及脂肪酸含量

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长度约为20-25个核苷酸。成熟的miRNAs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本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者阻遏靶mRNA的翻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了多种调节途径,包括发育、病毒防御、造血过程、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等。

最近,华南理工大学魏东教授团队的研究人员针对胶球藻C-169细胞内的miRNA识别和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发表文章“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RNAs in 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C-169,这是第一个关于胶球藻C-169 miRNA识别及功能分析的报道。该藻种分别置于0.04% CO2和2% CO2的环境进行光自养培养,第四天(根据前期研究这个时间点开始积累油脂)时离心收集两组藻泥用于后续miRNA分析。通过miRbase 21.0、Gene Ontology、KEGG等数据库对所有miRNA进行鉴定分析,并对其调控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

图2. (a) sRNA的长度及分布。(b) miRNA的长度及分布。(c)新型miRNA的前体结构

本研究共鉴定出保守miRNA 118个和新型miRNA 6个,长度均在18-24 nt之间,其中21nt比例最高。与其他微藻Botryococcus brauniiChondrus crispusPorphyridium purpureumEucheuma denticulatum中已鉴定的miRNA相比,C-169的miRNA家族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及保守性。对鉴定所得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得到384个靶基因,显著富集于泛酸和CoA合成、C5支链酸代谢、2-羟羧酸代谢、丁酸代谢,以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合成等六个过程。在215个已注释的靶基因中,80个基因与代谢密切相关,如氧化磷酸化、光合作用、氨基酸合成及三羧酸循环等,尤其是21个靶基因富集在脂质代谢中。尽管一些miRNA与靶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表达关系(Opposite regulation patterns),因为细胞内参与代谢过程的基因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miRNA与靶基因之间不存在这一关系。但本研究中仍有26.25%与代谢相关的靶基因参与到脂质代谢中,表明miRNA在调控胶球藻C-169脂质代谢中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微藻油脂合成和积累与CO2这一环境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此外,49个靶基因被鉴定参与到转录及翻译过程中,包括11个剪切体、15个转录因子、8个翻译因子和6个核糖体调控因子,从上游对相关代谢途径进行调控。

图3 参与脂质代谢的靶基因

本研究首次鉴定并分析了富油微藻胶球藻C-169中miRNA及其调控靶基因的对应关系,为通过基因工程和系统生物学手段改造能源微藻的相关代谢途经、强化油脂合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链接:

Huifeng Peng, Dong Wei*, Gu Chen* and Feng Chen.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global regulation in response to CO2 supplementation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C‑169. Biotechnol Biofuels. 2016, 9, 15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13068-016-0571-5

Runiqing Yang, Gu Chen, Huifeng Peng and Dong Wei*.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RNAs in 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C-169. Int. J. Mol. Sci. 2019, 20(14), 3448. https://www.mdpi.com/1422-0067/20/14/3448 

Related Pos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