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微藻 变身生质金矿

生物能源

发展再生能源全球关注,微藻生质能源技术是国际间积极发展的第三代生质燃料,在创能、固碳之外,加值化产品的发展应用更是潜力无限。

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

台湾能源局从2006年起将台湾产业和科技整合,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建构「碳循环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将工业排碳的二氧化碳捕获之后,用来养殖微藻或微生物,从微藻中提炼出生质燃料、高值化产品、化学品或饵饲料等产品,提供能源、民生、工业、农业使用,完成碳循环,让微藻变身为生质金矿,开创绿能循环商机。

在工研院的努力下,微藻生质能源技术已成功打造出从固碳、养殖、採收到萃取的一条龙生产技术,将每个环节的能耗降低、效率提昇。例如袋式养殖技术,可以隔绝外来微生物的污染,且建置成本是传统压克力管柱养殖法的1/10;採收机的特殊设计,所需的能源消耗量为传统离心法的1/10;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可以直接利用湿藻萃取,更省下乾燥的成本。而且萃取过程中不含有害溶剂,所使用的二氧化碳完全循环利用,毫不浪费,厂商可透过承接专利技术,迅速切进生质能源产业。

在能源局的见证下,今年7月工研院和台泥公司签订新阶段研发计画合约,共同运用工研院的能源科技研发成果之微藻能源与固碳专利技术,扩大建置微藻养殖示范系统及研发中心,未来并规画设置20公顷的大型户外微藻养殖场进行微藻固碳及加值化应用,一年可望为台泥贡献4,800公吨的减碳量,还可进一步投入高价虾红素原料生产,快速切入绿色循环经济商机。

工研院表示,国际间将微藻生质能源利用视为中长程的再生能源技术,台湾土地及天然资源有限,以1公斤微藻可吸取1.83公斤二氧化碳的高固碳效率,加上生长快速、含油脂量高、可生产高价值化学品等优势。工研院打造的「碳循环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正是台湾减碳创能的重要项目。

工研院的技术与台泥携手,未来将以微藻能源与固碳之关键专利技术协助台泥扩大量能,最后跨入生技产业价值链中的高单价虾红素开发,完成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甲藻鉴定专业指导手册:从形态学到分子生物学

甲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一类极其重要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既是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赤潮的主要肇事者。准确鉴定甲藻物种是研究其生态功能、预警有害藻华及应对水产养殖灾害的基础。本手册系统阐述了甲藻鉴定的标准化流程、关键技术要点及常见误区,旨在提升鉴定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

光语自养海水微拟球藻浓缩液 Read More

微藻:废水处理与生物燃料的绿色希望

微藻是一类结构简单、生长迅速的原核或真核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微藻种类繁多,如小球藻、螺旋藻、栅藻等,它们在废水处理和生物燃料生产中具有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