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尽管素食和素食饮食在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流行,但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动物产品用于人类营养的需求仍在增长。改变饮食需要大量蛋白质作为动物生产的投入。未来的蛋白质饲料将需要独立于耕地,以避免进一步的土地用途变化,例如毁林。为了满足人类和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在德国以及全球范围内,昆虫和微藻的种植都是新兴的领域。因此,哥廷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这些替代蛋白质来源是否改变了典型的肉质。他们的结果已发表在《粮食与农业科学杂志》(JSFA)上。

在“食品生产中的可持续性转变”项目的一部分中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肉鸡以饲料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为豆粕,螺旋藻或昆虫来增肥。研究了动物的生长,肉质(尤其是货架期)和饮食质量。他们对132羽鸟类进行的实验室测试和感官(味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黑士兵蝇fly幼虫粉和螺旋藻可以包含在家禽饲料中,而不会对品质造成负面影响。用黑战士蝇幼虫粉喂养的鸡产生的肉与现状相当。用螺旋藻喂养的鸡产生的肉具有更浓的颜色和风味。“总的来说,在寻找新的动物饲料蛋白质来源方面,两者都被证明是潜在的豆粕替代品。”

目前,全球生产微藻用于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和人类消费。但是,它们仍然比豆粕贵得多。当前在欧洲联盟(欧盟),昆虫仅被授权用于人类食用和饲料。他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批准用于家禽饲料。在欧盟,所有昆虫都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动物饲料生产。但是,“可持续性必须将废品纳入昆虫的生产中,”动物产品质量教授丹尼尔·莫莱因教授解释说。

哥廷根大学农业科学学院的三个小组目前正在研究更可持续和社会认可的动植物食品的基础。产品感知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研究通常在该学院的现代感官实验室中进行。

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光语为您介绍——角毛藻

本文主要介绍了硅藻中常见的一类,角毛藻。角毛藻属于硅藻门,细胞呈扁椭圆形,壳面多为椭圆形,常借角毛形成链状或相互连接。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我国近海是重要的浮游硅藻。 角毛藻生活在海水、半咸水及极少数淡水中,适宜 10℃至 39℃生长,25℃至 35℃最宜。其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形成复大孢子、休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是许多海洋动物的饵料生物,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地位重要,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危害水质或水生生物。常见种类如洛氏角毛藻、窄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课题组研究发现,胶州湾角毛藻多样性可能被严重低估。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角毛藻曾作虾苗开口料,但有自身弱点,海链藻可作为替代。总之,角毛藻对海洋生态重要,深入研究其特性和生态作用,利于了解海洋生态平衡,实际应用中要合理利用,避免负面影响。…

Read More

尾水处理(四)——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尾水的基本原理

本文主要论述了菌藻共生系统在尾水处理方面的原理、应用、优点、挑战及前景。菌藻共生是细菌和藻类相互协作的复杂生态体系,尾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细菌分解为铵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等,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二者协同实现污染物去除和水质净化。该系统除能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还能促进悬浮颗粒絮凝沉淀、吸附重金属。实际应用中,构建和运行需考虑光照、温度、pH 值等多种因素,且在处理不同尾水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但也面临筛选培养高效菌藻组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及藻类收获处理等挑战。尽管如此,菌藻共生系统作为潜力技术为水资源问题提供新思路,随着研究和技术完善,有望在未来发挥更重要作用,创造更清洁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Read More

尾水处理(三)——菌藻共生系统在日常生活尾水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菌藻共生系统在日常生活尾水处理中的应用。日常生活污水含有有机物、氮、磷等多种污染物,传统处理方法有能耗高、易二次污染等问题,菌藻共生系统提供了更环保可持续的方案。菌藻相互依存,藻类光合作用为细菌提供氧气并吸收氮磷,细菌分解有机物,部分还能转化氮。该系统具诸多优势,如生态友好、能耗低、成本低,产生的藻类生物质有经济价值。实际应用形式多样,如生物膜反应器和开放式池塘,但要控制光照等关键因素以保稳定运行和良好效果。尽管面临藻类和细菌生长受季节和水质影响、藻类生物质回收利用技术不完善等挑战,其应用前景仍广阔。未来随着研究和技术创新,这一系统有望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实现污水净化与资源回收利用,助力可持续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