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尽管素食和素食饮食在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流行,但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动物产品用于人类营养的需求仍在增长。改变饮食需要大量蛋白质作为动物生产的投入。未来的蛋白质饲料将需要独立于耕地,以避免进一步的土地用途变化,例如毁林。为了满足人类和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在德国以及全球范围内,昆虫和微藻的种植都是新兴的领域。因此,哥廷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这些替代蛋白质来源是否改变了典型的肉质。他们的结果已发表在《粮食与农业科学杂志》(JSFA)上。

在“食品生产中的可持续性转变”项目的一部分中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肉鸡以饲料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为豆粕,螺旋藻或昆虫来增肥。研究了动物的生长,肉质(尤其是货架期)和饮食质量。他们对132羽鸟类进行的实验室测试和感官(味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黑士兵蝇fly幼虫粉和螺旋藻可以包含在家禽饲料中,而不会对品质造成负面影响。用黑战士蝇幼虫粉喂养的鸡产生的肉与现状相当。用螺旋藻喂养的鸡产生的肉具有更浓的颜色和风味。“总的来说,在寻找新的动物饲料蛋白质来源方面,两者都被证明是潜在的豆粕替代品。”

目前,全球生产微藻用于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和人类消费。但是,它们仍然比豆粕贵得多。当前在欧洲联盟(欧盟),昆虫仅被授权用于人类食用和饲料。他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批准用于家禽饲料。在欧盟,所有昆虫都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动物饲料生产。但是,“可持续性必须将废品纳入昆虫的生产中,”动物产品质量教授丹尼尔·莫莱因教授解释说。

哥廷根大学农业科学学院的三个小组目前正在研究更可持续和社会认可的动植物食品的基础。产品感知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研究通常在该学院的现代感官实验室中进行。

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哥廷根大学研究小组调查昆虫和微藻饲料对肉品质的影响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极端环境下的宝藏微生物杜氏盐藻

在地球的广袤水域中,存在着一类堪称生命奇迹的微小生物 —— 杜氏盐藻。它虽身形渺小,却凭借独特的生存本领与极高的应用价值,成为科学界与产业界瞩目的焦点,为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带来新曙光。…

Read More

海夜微光里的秘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 “发光术”

夏夜的海边,若你沿着沙滩漫步,脚下的海水可能突然泛起一片淡蓝的光晕,抬手拨弄浪花,指尖也会沾染上细碎的 “星光”—— 这动人的 “海发光” 景象,不少时候都与一种叫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微生物有关。这些肉眼难辨的甲藻,藏着海洋里最精巧的 “发光机关”,让我们顺着那抹蓝光,走进它们的微观世界。…

Read More

微藻的 “附着策略”:小球藻与三角褐指藻的界面定植机制及应用价值

在微藻的生存策略中,“浮游” 与 “附着” 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 附着于固体基质表面形成生物膜,能显著提升其对营养、光照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强对水流冲击、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作为两类典型微藻,其附着特性已成为微藻固定化培养、生物膜反应器设计及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焦点。本文将从其基础特征出发,解析附着机制与关键条件,揭示这些微小生命的 “定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