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藻类

赤潮藻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海水受到污染,得到大量有机物,营养盐过剩,温度、阳光适宜等,某些藻类会突然大量繁殖,使海水变色,发生赤潮。能引发赤潮的藻类称为“赤潮藻”。这些藻类分别隶属于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等8个门类。

赤潮
赤潮

有害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s, HAB)藻毒素是由海洋微藻产生的一类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在大约5000多种海洋微藻中,能够形成赤潮的微藻大约有300种左右,而其中30-40种被证实含有毒素。赤潮藻类毒素在结构上差别很大。既有简单的氨基酸类物质,也有复杂的多醚类化合物。由于大部分毒素最早是从摄食有毒微藻的贝类和鱼类体内发现的,因此这些毒素往往被称作贝毒或鱼毒。根据致人中毒的症状可以将赤潮藻毒素分为五大类: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 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 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和西加鱼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CFP)等。此外还有一类微藻产生的活性物质,如各种高不饱和脂肪酸、糖酯等,由于它们主要造成养殖鱼类死亡,通常被统称为鱼毒类毒素(Ichthyotoxins)。

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赤潮藻藻种如下:

 

如有更新请访问藻种库开发清单

Related Posts

光语实验室部分藻种 Read More

温州光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介绍

  温州光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介绍   温州光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温州核心基地设立的重要子公司,承载着集团在微藻种质资源战略与产业化应用前端的关键环节。公司专注于微藻藻种的保藏、研发与规模化扩培,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种类齐全的藻种资源库和高品质藻液供应中心,为光语生物的全球战略及整个微藻产业链提供坚实的源头保障。   一、核心业务:专业藻种库与扩培中心   作为光语生 […]…

光语生物实验室部分金藻 Read More

什么是金藻?

  什么是金藻?   金藻和硅藻的藻体颜色呈黄色至金棕色,这是因为它们载色体内虽然含有叶绿素a,但是更含有β-胡萝卜素和类似于叶黄素的藻黄素,而且后2种色素的含量较大,因此使藻体颜色偏黄。   金藻包括的种类也相当多,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分化不深的细胞群体。有些种类有鞭毛,有些则没有。   硅藻的细胞壁含有硅质,整个细胞形状像小盒子一样,通常由2片盖在一起的壳片组成。壳片上有硅质沉积,并且形成各种 […]…

Schizochytrium 裂壶藻 裂殖壶菌 Read More

裂殖壶菌-裂壶藻分类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0 年第 3 号) 关于批准 DHA 藻油、棉籽低聚糖等 7 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公告,“裂殖壶菌”为海洋微藻,即“裂壶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