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海藻炼油

物质能源一直是A股市场的热点,木薯乙醇、秸秆发电等概念也受到投资者的持续追捧。近期,海藻炼油又引起了投资者关注。据海外媒体报道,泰国国家石油公司于2013年7月8日透露,该公司已和澳大利亚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海藻炼油项目,预计将于2017年实现投产,从而缓解泰国面临的能源危机。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研究和技术机构负责人威集·唐奈说,基于目前技术,海藻炼油的成本要比棕榈油炼油高3到4倍,但从长远来看,海藻炼油有助于改变泰国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现状,海藻有朝一日也可能成为一种被广泛利用的新能源。
海藻炼油有望被广泛应用

实际上,这并不是市场第一次关注到“海藻制油”。2012年珠海航展期间,空客对微藻制油的重视就激发出市场对生物制油板块的短暂热情,而本次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再次将微藻制油技术提升到能源战略高度。分析人士预计,海藻概念股或许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板块龙头公司威远生化(600308)和华泰股份(600803)有望获得市场追捧。受此消息的刺激,昨日威远生化上涨3.01%,华泰股份上涨1.16%,两者成交金额分别为4729万元和782万元,换手率分别是2.84%和0.26%。

据报道,微藻是指一些微观的单细胞群体,是最低等的、自养的释氧植物。它是低等植物中种类繁多、分布极其广泛的一个类群。无论是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或在潮湿的土壤、树干等处,几乎在有光和潮湿的任何地方,微藻都能生存。微藻制油是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微藻自身的生物质,从而固定了碳元素,待微藻自身的碳物质转化为油脂后,进而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把微藻细胞内的油脂转化到细胞外,提炼加工后生产出生物柴油。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每培养1吨微藻,可实现2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而藻类由于含有大量生物油脂,单位面积产油量理论值大大高于其他植物;在每公顷土地上,玉米的年产油量只有120升;大豆为440升,藻类可以达1.5万至8万升。

相较于用玉米等粮食作物制作第一代生物燃料和用秸秆等制作第二代生物燃料,微藻不仅不与百姓争粮食,还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提供高纯度氧气等优点。此外,微藻培育占地少、生长周期短,从出生到可以制油只需1至2周,而油料作物一般需要几个月。

海藻炼油概念股或引关注

上市公司中,威远生化(600803)的实际控股股东新奥集团旗下具有丰富的微藻技术储备。新奥集团的“二氧化碳——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研究入选国家863计划高技术研究项目,并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2012年9月,该863计划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更为重要的是,集团与空中客车已经建立了合作,共同开发微藻制油技术,用于替代航空燃油。据了解,新奥的微藻制油产品已经达到国际航空煤油的标准,已经在空客完成了初步测试。

据相关媒体报道,新奥集团已在内蒙古建设5000吨微藻生物柴油示范工程,对煤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能源;同时也已在光生物反应器、生物柴油制备等藻类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70余项自主支持产权技术。不过,鉴于成本较高,集团的微藻制油技术依然处于中试阶段,但是在医药保健品原料和饲料等领域已经开始商业化。

公司近期公告增发资产注入公告,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从原先的农药企业转型为能源化工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煤-煤化工”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体系;注入资产新能矿业及其子公司新能源是内蒙古自治区上规模的煤炭及煤化工企业之一,目前拥有原煤年开采量500万吨及年产6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

此外,本次重组资产注入部分虽然完成,但7亿元配套融资尚未完成,本次增发配套融资底价为10.98元/股,较目前的市场价格高23%;而根据2012年9月12日董事会会议,在因市场原因未募足7亿元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新奥控股以不超过5亿元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剩余股份。

另外,华泰股份(600308)的集团公司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两个百万吨化工基地,依托东营丰富的海藻资源,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建设海藻炼油等生物能源项目。

必须提示的是,海藻制油还仅仅处于概念当中,市场炒作的两家上市公司本身也未涉及该业务,投资者要注意炒作风险。

Related Posts

光语的工厂废气养藻系统方案取得巨大成功 Read More

固碳效率堪比36棵树的微藻设备,你见过吗?

  固碳效率堪比36棵树的微藻设备,你见过吗?   项目背景   碳中和碳达峰是当下我国减碳的重要目标,而目前,碳中和行动仍主要集中于电力、能源、化工等高碳排行业,多采用源头减排手段实现减排目标,除此之外,我国高度重视CCUS(碳捕获、利用及封存)技术的发展,然而其由于存在发展迟缓、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尚未成为碳中和的主流策略。是否能够有一种CCUS技术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等更多场景中,而为碳中和目 […]…

Read More

米氏凯伦藻的毒性与生态威胁及其科研价值

每当沿海水域泛起诡异的红色,人们总会联想到赤潮带来的生态灾难。作为赤潮的主要“肇事者”之一,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确实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但鲜为人知的是,科学家们正在将这些“海洋杀手”转化为宝贵的科研资源,为医药、环保等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Read More

微藻是自然界的固碳先锋,也是资源循环利用的一把手

在广袤的海洋、湖泊、盐碱地甚至沙漠中,有一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生物——微藻,正以惊人的效率默默守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它们是光合微生物,通过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将空气中的“温室气体”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微藻的崛起,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更成为对抗气候变化的“绿色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