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业的绿色春天如果再不到来,恐怕就迟了。

水产养殖业的绿色春天如果再不到来,恐怕就迟了。

大自然馈赠给水产人两样礼物,菌和藻。藻类为养殖池塘奉献了近八成的溶解氧,菌类是分解池塘有害物质的最得力干将并未藻类提供营养所需。它们是养殖朋友们身边的“王朝马汉”,为池塘底质和水质实现生态平衡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天使折翼之时便是撒旦为害之际。当池塘中的益生菌处于劣势或是消亡,有害菌便会肆虐丛生,严重时会感染养殖动物并爆发病害。池塘里的细菌大多集中在池塘底部,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为例,池塘底泥中的各项微生物数量大概是池塘水质中的各项微生物数量的100倍。在3月份写到关于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时,曾讨论过池塘杀菌到底是杀水质中的菌还是底质中的菌?如果大家意识到池塘底质才是有害病菌滋生和栖息之地,那么使用消毒剂针对杀菌时一定要选择具备有底部消杀作用和功效的产品,当然以杀藻为目的另当别论。欣碘是处理池底病菌滋生问题的“良友之一”,不过凭良心讲,我们并不想任何人在养殖过程中遭遇这类问题。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举一反三。尽管现在中医发展的有些“走样”并饱受诟病,但中医的理论思想还是适用于水产养殖业的。

 

水产养殖业的绿色春天如果再不到来,恐怕就迟了。
水产养殖业的绿色春天如果再不到来,恐怕就迟了。

 

虽说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有时正义也需通过委曲求全得以伸张。病菌和微藻有相互抑制作用,但微藻对病菌抑制的限制条件较多。在特定水环境中,当没有外源营养物质补充时,通过营养竞争细菌就会抑制微藻的生长。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允许应用的抗菌素药物共有28种以上,几乎涵盖了抗菌素类药物。随着这些抗菌素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的滥用,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不断减弱甚至丧失。2012年6月《海洋环境科学》称从养殖水体及养殖动物体内分离出54株细菌,总的耐药率为77.8%,多重耐药率为68.5%。也就是说常规抗菌素在未来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愈发不容乐观。个人理解,预防处理人们看不见的病菌最好办法是用同样看不见的微生物。以菌抑菌,同类更应了解同类。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高,个体最小的生物类群,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在水产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在碳氮磷硫循环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水质的净化和池塘环境修复意义非凡。它们虽然偶尔也会在人们生活中扮演“捣乱包”的角色,但总体来说它的积极意义要大得多。绿色环保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可持续发展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寿命几何。也许并不应该以一己之见反复叙述绿色养殖对于水产人的意义,但如果总是避重就轻的阐述观念又感觉特别违心。希望见者勿怪,但不管怎么说属于水产养殖业的绿色春天如果再不到来恐怕就迟了。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