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注射进体内,想想就很“浮萍”!这项很“绿”的研究,居然可以将癌症赶尽杀绝

微藻治疗癌症

  微藻注射进体内,想想就很“浮萍”!这项很“绿”的研究,居然可以将癌症赶尽杀绝

  微藻是啥?

  这是一种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藻类,在陆地和海洋都有广泛分布,营养丰富,油脂量高,光合利用度高(听起来好像可以吃~~)。

  微藻是一种藻吗?其实不然,微藻是个大的概念,里面包括蓝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和红藻门4个藻门,我们经常听说的螺旋藻、小球藻等就是属于微藻。

  其实微藻并不神秘

  营养丰富的它,可以做食物、保健品、面膜——

  螺旋藻手工面包、螺旋藻挂面、微藻饼干,还有微藻狗粮……

  油脂量高的它,可以做燃料——

  光合利用度高的它,可以~~~当灯泡——

  最近,浙大二院的专家们

  还把微藻“种”在肿瘤里

  杀癌!!

  近日,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团队与孙毅团队合作,在工程化活性微藻的体内癌症治疗应用上取得新进展,在Science旗下综合性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题为“Engineered algae:a novel oxygen-generating system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hypoxic cancer”(《工程藻类:一种新的产氧系统,有效治疗低氧癌症》)的研究论文。该文被期刊编辑部选为rotate highlight图片重点推广。

  放疗后效果不佳的肿瘤

  或许可以用用微藻

  目前癌症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放射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目前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参与了约70%肿瘤的临床治疗,比如肺癌、鼻咽癌、肠癌等。

  绝大多数的癌症,其肿瘤细胞向外“扩张”过程中,中心区域的细胞会出现缺氧,呈现一种“冬眠”状态(因为肿瘤细胞生长在我们的身体上,即使缺氧,也不会死去)。

  此时,放射治疗对肿瘤发起“猛攻”,肿瘤外围的一大圈细胞都能被“杀死”,但对中间缺氧“冬眠”的细胞却没什么杀伤力。“冬眠”细胞因为外围细胞的凋亡,反而重获氧气,开始复苏并生长,而且比之前的细胞更顽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面对这样“油盐不进”的“冬眠”肿瘤细胞,医生们绞尽脑汁……

  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周民也一直关注低氧癌症的治疗。有一次,他和浙江大学农学院的专家学者一起聊天,他们聊起正在养殖的微藻,提取里面的物质做成营养品、保健品、护肤品等。

  重点来了!当他们聊到微藻超强的光合作用时,周民的眼睛突然亮了!对呀,这微藻,不就是“超级制氧机”嘛,hiahiahia~~~

  实验室开工——

  周民团队和孙毅团队随即在乳腺癌和肝癌上进行实验,把经过工程化改造的活性微藻,输送到低氧肿瘤区域。结果和预料的一样赞:微藻介导的光合作用在低氧肿瘤原位产生氧气,显著改善了肿瘤的低氧环境,放射治疗功效明显提升。同时微藻释放的叶绿素在激光(光动力治疗方法)激发下产生活性氧,进一步赋予光敏作用,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

微藻治疗癌症
微藻治疗癌症

  (光照下,微藻快速产氧来改善癌细胞的乏氧状态;在X射线照射下高效破坏癌细胞的DNA,实现放射治疗增敏效果;随后释放出来的叶绿素可以实现联级光动力治疗。)

  要想达到上述效果,吃微藻可没啥用!

  那么问题来了

  这微藻,到底怎么“种”到肿瘤低氧区呢?

  不得不说,这些专家真不是盖的:他们给这看不见的微藻穿上了红细胞的膜。

  每个人身上都有红细胞,它可以在体内自由穿行。但微藻不行,它是“外来物种”,神圣人体不可侵犯。

  那怎么办?周民等想了个好主意,他们把红细胞的衣服(就是它的膜)脱~下~来,没错,就是脱下来,给微藻当马甲。于是伪装成红细胞的微藻,制备成微藻液,通过注射浩浩荡荡地进入小白鼠的体内,有部分就进入了肿瘤低氧区。

微藻治疗癌症
微藻治疗癌症

  肿瘤中的工程化微藻(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有什么?

  光

  肿瘤在体内,光在身外,那微藻怎么照到光呢?

  周民介绍说:对于乳腺肿瘤,局部体外照光,即可满足微藻对光的需求。对于其他肿瘤,比如肠癌,可以通过纤维镜,将光送至肿瘤区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

  这些微藻

  会不会繁殖

  最后身体变成一片~~~

  小编脑海中已经一片绿了,还好周民及时打断了小编的猜想。“工程化的微藻没有繁殖能力,不会生长,也没有毒性,它们会在体内自行降解,并被排出体外!”

  福音

  工程化活性微藻可应用于大部分放射治疗后效果不佳的肿瘤,比如胃癌、肠癌等。目前这项研究已完成小动物实验,准备进入大动物实验阶段。周民介绍,如果顺利的话,有需求的患者有望4~5年后享受到这项科研成果。

  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团队博士生/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助理研究员乔越、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孙毅团队博士生杨非、周民团队硕士生谢婷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和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孙毅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教授为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

  研究工作得到了浙江大学眼科中心、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该研究也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项目资助。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光语为您介绍——角毛藻

本文主要介绍了硅藻中常见的一类,角毛藻。角毛藻属于硅藻门,细胞呈扁椭圆形,壳面多为椭圆形,常借角毛形成链状或相互连接。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我国近海是重要的浮游硅藻。 角毛藻生活在海水、半咸水及极少数淡水中,适宜 10℃至 39℃生长,25℃至 35℃最宜。其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形成复大孢子、休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是许多海洋动物的饵料生物,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地位重要,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危害水质或水生生物。常见种类如洛氏角毛藻、窄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课题组研究发现,胶州湾角毛藻多样性可能被严重低估。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角毛藻曾作虾苗开口料,但有自身弱点,海链藻可作为替代。总之,角毛藻对海洋生态重要,深入研究其特性和生态作用,利于了解海洋生态平衡,实际应用中要合理利用,避免负面影响。…

Read More

尾水处理(四)——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尾水的基本原理

本文主要论述了菌藻共生系统在尾水处理方面的原理、应用、优点、挑战及前景。菌藻共生是细菌和藻类相互协作的复杂生态体系,尾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细菌分解为铵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等,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二者协同实现污染物去除和水质净化。该系统除能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还能促进悬浮颗粒絮凝沉淀、吸附重金属。实际应用中,构建和运行需考虑光照、温度、pH 值等多种因素,且在处理不同尾水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但也面临筛选培养高效菌藻组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及藻类收获处理等挑战。尽管如此,菌藻共生系统作为潜力技术为水资源问题提供新思路,随着研究和技术完善,有望在未来发挥更重要作用,创造更清洁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Read More

尾水处理(三)——菌藻共生系统在日常生活尾水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菌藻共生系统在日常生活尾水处理中的应用。日常生活污水含有有机物、氮、磷等多种污染物,传统处理方法有能耗高、易二次污染等问题,菌藻共生系统提供了更环保可持续的方案。菌藻相互依存,藻类光合作用为细菌提供氧气并吸收氮磷,细菌分解有机物,部分还能转化氮。该系统具诸多优势,如生态友好、能耗低、成本低,产生的藻类生物质有经济价值。实际应用形式多样,如生物膜反应器和开放式池塘,但要控制光照等关键因素以保稳定运行和良好效果。尽管面临藻类和细菌生长受季节和水质影响、藻类生物质回收利用技术不完善等挑战,其应用前景仍广阔。未来随着研究和技术创新,这一系统有望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实现污水净化与资源回收利用,助力可持续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