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稚贝在国内首次人工培育成功

砗磲稚贝在国内首次人工培育成功

由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站长喻子牛博士带领张跃环、肖述博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和创新海洋贝类的繁育方法,结合南海砗磲种类的特点,经过两年的技术研发,在国内首次人工培育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稚贝成功,获得了一批砗磲稚贝。

砗磲稚贝在国内首次人工培育成功
砗磲稚贝在国内首次人工培育成功

2016年6月22日,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与促进局组织国内的贝类专家,在三亚市对“砗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们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领导经过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现场查看、进行质询,并测定了培育出来的稚贝及其大小后,评定认为:该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幼虫变态率极低的瓶颈,在国内首次获得了一批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稚贝,为砗磲的人工繁育、资源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安全的维护建立了技术保障。

砗磲,俗称五爪贝,是一类热带大型海洋珊瑚礁底栖贝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和南中国海等地区。砗磲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外套膜内共生大量的单细胞虫黄藻,所以它可以仅依靠虫黄藻的光合作用提供的营养和能量生活;同时,在海水里张开贝壳时,砗磲的富含虫黄藻的外套膜色彩缤纷、艳丽如花。砗磲不仅是水簇观赏和经济贝类,更是热带珊瑚岛礁重要的造礁、护礁生物,在维护热带珊瑚岛礁生物多样性、岛礁稳固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砗磲人工繁育在国际上虽已有成功报道,但国内尚属空白。由于幼虫植入虫黄藻以及变态率极低等瓶颈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国内相关单位多年来一直未能繁育成功、获得稚贝。喻子牛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此次在国内首次人工培育砗磲稚贝成功,为下一步砗磲的种群资源恢复、岛礁生态系统重建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光语为您介绍——如何用好硅藻,养出高蛋白鱼虾蟹

本文聚焦硅藻在鱼虾蟹养殖场中的重要作用及助力鱼虾蟹优质生长的方法。指出硅藻虽微小却能量巨大,是单细胞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其为幼体鱼虾蟹提供富含营养的天然饵料,助其发育并提高存活率;能改善水质,增加溶氧,吸收氮磷,维持水体平衡与清澈;还可稳定养殖环境生态系统,调节其他生物数量与分布。为让鱼虾蟹长得更好、富含更多蛋白质,要合理调控养殖环境,包括适宜的水体条件与适度的养殖密度;科学管理饵料,监测硅藻状况调整投喂策略;加强水质监测和调控,采取换水、添加制剂等措施;引入有益微生物与硅藻协同作用,增强鱼虾蟹免疫力和消化功能。总之,科学利用硅藻优势能创造优越生长条件,带来经济效益,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未来其应用潜力有望进一步拓展。…

Read More

光语为您介绍——衣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名为衣藻的单细胞生物。首先描述其生物形态,如呈卵形或球形,直径约 5 - 10 微米,具有细胞壁等结构,细胞质含大型杯状叶绿体,前端有两根鞭毛。接着阐述其多样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这使其能在不同环境迅速繁衍并保持种群稳定。衣藻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影响水体生态平衡,适宜环境中可改善水质,环境变化时可能导致水华。在科学研究中,因其单细胞、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培养,成为研究细胞生物学等的理想模式生物。在生物技术领域,衣藻在生物制氧、生物燃料开发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总之,衣藻虽小却重要,未来对其研究有望带来更多成果,我们应重视对其的探索。…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