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氮加制藻 西湖水更清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

俯瞰西湖引水预处理场。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

国家“十二五”重大水专项“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子课题之一的“西湖水质提升和生态系统稳态转换项目”,日前顺利通过示范工程第三方评估,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

该项目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国内水环境治理科研力量实施的一项系统生态技术工程项目,也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重点项目,旨在进一步全面提高西湖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外湖引水流场均匀度、解决大规模引水降氮、遏制春季清水型藻类暴发、实现大面积沉水植物稳定扩繁。

该项目起止年限为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其中,针对制约西湖水质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和集成,并相应实施了两项示范工程:钱塘江大规模引水高效降氮示范工程和西湖水生态稳态转换和流场优化示范工程。

历时4年的不懈努力,钱塘江大规模引水高效降氮示范工程正式运行以来,出水总氮稳定低于1.5毫克/升,平均降氮率在40%以上,年削减入西湖总氮量达18吨,为西湖水质全面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西湖水生态稳态转换和流场优化示范工程则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已达到预期目标:湖西区和小南湖示范区内形成了沉水植物群落结构优化、生物多样性高的良好水生态系统格局,示范区沉水植物恢复面积达30%以上,漂浮的着生藻类明显减少,水体透明度提高;外湖流场优化示范区的引水和出水流量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其间出水水量稳定在7万立方米/天,示范区流速得到明显改善,总磷、总氮、叶绿素A指标改善率达20%以上,死水区面积控制在15%以下。

据了解,西湖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水专项示范工程的相继实施,逐步建立了趋向稳定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西湖自我维持、自我修复的能力逐渐强大。2015年西湖主湖区年均透明度达到84.2厘米,创历史新高。

Related Posts

利用藻类的力量降低磷含量 Read More

利用藻类的力量降低磷含量

  利用藻类的力量降低磷含量   工业心理学首席执行官拉塞尔·布莱特谈到了新技术,这代表着磷处理的一个突破。   新技术如何扭转传统工艺,帮助扭转漏水的趋势   几年前,当我在一家钢厂的污水厂工作时,我偶然发现了该厂设计者在20世纪60年代初起草的原始计划。在详细的图纸旁边是手写的笔记,设计师在笔记中提到了推动其建设的新法律,并发泄了他对企业不能再简单地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当地河流的失望。   在 […]…

水声学原位监测水体中微囊藻动态变化研究获进展

水声学原位监测水体中微囊藻动态变化研究获进展   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严重损害,研究蓝藻在野外水体中的时空分布是水华早期预警与防控的关键。微囊藻(Microcystis)是湖泊中常见的水华种类,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浮力调节机制导致其在水柱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而追踪微囊藻在水柱中的实时动态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宋立荣团队与以 […]…

基于微藻养殖的污水处理技术 Read More

膜式光生物反应器(MPBR):基于微藻养殖的污水处理技术

        说起利用污水和微藻共生资源化的理念,不得不聊起2012年TED大会的一个演讲,嘉宾是美国NASA的科学家Jonathan Trent博士。当时他担任NASA一个名为OMEGA(离岸微藻闭环养殖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这些小到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的水藻居然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本可导致富营养化的“大反派”,给它合适的条件和空间,却可以变成捕捉二氧化碳,同时净化污水的“超级 […]…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