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去除雨生红球藻鞭毛实现能量再分配增强虾青素的积累

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 (IF=4.3) 2024-8-2

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巍杰课题组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的生物合成是由能量驱动的。然而,鞭毛介导的能量消耗运动过程对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结合光合参数,分析了在pH冲击下有或没有鞭毛的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和NADP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除了在pH冲击处理组中观察到鞭毛的丧失外,细胞形态没有显著变化。相比之下,在4、8和12小时,鞭毛去除组的虾青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62.9%、62.8%和91.1%。同时,Y(II)的增加和Y(NO)的减少表明,缺乏鞭毛运动过程的雨生红球藻细胞可能会将更多的能量分配给虾青素的生物合成。NADPH分析证实了这一发现,该分析显示鞭毛去除细胞中的NADH水平较高。这些结果为缺乏运动的细胞通过能量再分配实现虾青素积累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初步见解。

原文链接:Enhancement of astaxanthin accumulation via energy reassignment by removing the flagella ofHaematococcus pluvialis

https://doi.org/10.1186/s40643-024-00789-x

Related Posts

“绿藻侠”有什么本事? Read More

微藻与加湿器联合

微藻与加湿器的创新性联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室内环境改善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能够调节空气湿度,还能主动净化空气、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理解这一联合系统的工作原理,需要分别考察微藻和加湿器在其中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用产生"1+1>2"的效果。这种跨界组合实质上模拟并优化了自然界中水循环与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将其浓缩到一个高效、可控的家用设备中。…

中国小球藻 Read More

 锰:微藻生长的“精准调音师”——浓度背后的科学奥秘

锰(Mn)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量元素,对微藻这类水生“绿色工厂”来说,它既是生命活动的“油门”,也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科学家发现,锰对微藻的作用像极了“精准调音”——浓度稍低,微藻“跑调”生长受阻;浓度稍高,系统“破音”引发崩溃。这种“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究竟如何发生?又如何被人类巧妙利用?让我们一探究竟!…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