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微藻柴油将迈上万吨级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日前透露,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各项研究进展顺利,可望明年建成中试装置,2015年建成万吨级工业生产装置,比原计划提前5年。

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全套生物柴油实验设备,欢迎来电咨询!

中科院与中石化2009年达成联盟,启动开发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在科研分工上,中科院主要研究上游藻种和反应器开发,中国石化则以微藻采收和藻油提取,及工业应用研究为主。

微藻是光合效率最高的原始植物之一,与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相比,单位面积的产油率可高出数十倍。微藻生物柴油技术首先包括微藻的筛选和培育,获得性状优良的高含油量藻种,然后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吸收阳光、二氧化碳等,生成微藻生物质,最后经过采收、加工,转化为微藻生物柴油。

据介绍,柴油目前的价格每吨约7000元,按照现在的研究速度,未来三年至五年,微藻生物柴油的成本可降至每吨6500元以下。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极端环境下的宝藏微生物杜氏盐藻

在地球的广袤水域中,存在着一类堪称生命奇迹的微小生物 —— 杜氏盐藻。它虽身形渺小,却凭借独特的生存本领与极高的应用价值,成为科学界与产业界瞩目的焦点,为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带来新曙光。…

Read More

海夜微光里的秘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 “发光术”

夏夜的海边,若你沿着沙滩漫步,脚下的海水可能突然泛起一片淡蓝的光晕,抬手拨弄浪花,指尖也会沾染上细碎的 “星光”—— 这动人的 “海发光” 景象,不少时候都与一种叫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微生物有关。这些肉眼难辨的甲藻,藏着海洋里最精巧的 “发光机关”,让我们顺着那抹蓝光,走进它们的微观世界。…

Read More

微藻的 “附着策略”:小球藻与三角褐指藻的界面定植机制及应用价值

在微藻的生存策略中,“浮游” 与 “附着” 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 附着于固体基质表面形成生物膜,能显著提升其对营养、光照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强对水流冲击、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作为两类典型微藻,其附着特性已成为微藻固定化培养、生物膜反应器设计及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焦点。本文将从其基础特征出发,解析附着机制与关键条件,揭示这些微小生命的 “定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