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抗辐射价值 开启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中为红球藻、螺旋藻

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如何避免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已成为网友关心的问题。在11月19日召开的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九届产学研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专家给出这样的答案: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对抗辐射有一定的帮助,在电离辐射环境下,在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害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微藻家族保护细胞免于氧化损伤

在微藻抗辐射等功能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黄青教授作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抗电离辐射研究进展》主题报告。黄青指出,电离辐射可以造成细胞内部大量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或氧化损伤,并由此增加致癌、致畸、致突变等风险。通过虾青素对γ射线辐射诱导的强氧化应激下的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得知,在电离辐射条件下虾青素不仅可以降低细胞活性氧水平,而且还降低了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比例,起到保护正常细胞的作用。

黄青教授分享道,在电离辐射环境下,红球藻虾青素抗氧化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虾青素可以淬灭自由基,减弱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机体氧化损伤;其次,天然虾青素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清除胞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及DNA免受过氧化反应的伤害;此外,虾青素还能激发细胞抗氧化能力提升,有助于清除细胞里面活性氧。与会专家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虾青素非凡的抗氧化性能的证据,而且还可能扩大其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

在微藻家族里,除了红球藻,螺旋藻对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也有积极作用。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王琪教授在《藻蓝蛋白在氧化损伤疾病中的应用》演讲中指出,作为螺旋藻的特殊提取物,藻蓝蛋白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而且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藻蓝蛋白可以帮助清除机体有害自由基造成的细胞损伤、衰老等。此外,螺旋藻中的螺旋藻多糖、γ-亚麻酸、叶绿素也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螺旋藻中多种物质共同作用,同起清除由辐射造成的多余自由基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抗氧化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及多糖、多肽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小小微藻,具有极高的营养健康价值,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较广阔的应用场景。中国藻业协会领导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微藻产业更好服务健康事业,需要企业与各大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共同发力,加快微藻科研及成果转化,以更多元化的高品质微藻产品开启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国民健康奉献“藻”力量。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双功能真菌在抑藻控藻中的反硝化与杀藻权衡:相互作用机制、有机物动态及原水处理实践。

有害藻华(HABs)对水体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寻求高效可持续的控藻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双功能真菌茄病镰刀菌D7,探讨其在藻类控制中的多重机制、有机物动态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D7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杀藻效率达80.98%,总氮去除率为88.81%,表现出同步控藻与脱氮能力。数学模型显示其优先进行反硝化,通过营造氮限制环境抑制藻胆蛋白合成,实现源头控藻。代谢响应分析证实,D7代谢活动破坏藻细胞抗氧化与光合系统,导致细胞膜破裂及胞内有机物释放,完成末端治理。平行因子分析进一步表明,D7能利用藻细胞裂解释放的类蛋白质等促生长物质进行生长,可能降低二次污染风险。原水实验验证其应用潜力:相较对照组,D7使藻属减少6个,同步实现76.96%的杀藻效率和78.86%的反硝化效率。网络分析指出,绿藻门作为k-策略藻类可能通过种间协同形成潜在生态风险。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功能真菌D7的可持续控藻策略,为藻华生物防治提供了新路径。…

Read More

增强乙酸补充下小球藻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合成:化学诱变与适应性实验室进化联合策略

当前,从深海鱼类获取EPA和DHA这两种对心脑血管和大脑健康至关重要的Omega-3脂肪酸,面临着资源可持续性的压力。微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替代资源,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普通小球藻便是一个研究焦点。为了大幅提升小球藻合成EPA和DHA的能力,我们的研究团队成功运用了一套结合化学诱变与适应性进化的“强化训练”策略。我们首先使用一种名为甲基磺酸乙酯的化学诱变剂处理小球藻,并通过碘蒸气筛选法,成功找到了一株名为M41的“淀粉缺陷型”突变藻株。这株突变藻的特点是自身储存淀粉的能力变弱。随后,我们对M41进行了长期的“适应性实验室进化”培养,即在以乙酸为主要碳源的环境中不断传代,迫使它优化对乙酸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生长和积累目标产物。实验结果非常显著。在补充乙酸的培养条件下,M41突变株展现出惊人的生长和合成能力:其细胞密度比原来提高了93.75%,收获的藻粉干重也增加了33%;负责光合作用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实现翻倍增长,意味着其生命活动更为活跃;最关键的突破在于,M41菌株生产的EPA和DHA含量与普通野生小球藻相比,分别飙升了485%和161%,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Read More

乙酰丙酮缓解四环素对小球藻胁迫的作用:多重机制解析与生态安全性评估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天然小分子乙酰丙酮(AA)在缓解四环素(TC)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生态安全性。研究发现,AA不仅显著提升了小球藻对四环素的去除能力,在培养基和水产废水中均实现了超过99%的高效去除,还明显逆转了TC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其细胞密度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