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化感物质控制赤潮的研究中,一氧化氮(NO)作为关键信号分子,其调控作用与藻类氧化应激耐受性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研究聚焦于化感物质N-苯基-1-萘胺(P1NA)暴露条件下,NO对四种典型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的生理及分子响应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NO对藻类的调控作用显著依赖于其氧化应激敏感性。在添加NO清除剂L-NAME后,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表现出明显胁迫缓解:其OD680值与酯酶活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然而,水华鱼腥藻与四尾栅藻在NO水平下降时,其抗氧化指标未见显著变化,说明这两类藻对NO调控的响应较弱。

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揭示,NO的调控效应与藻类抗氧化能力高度相关,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7.5%,表明氧化应激相关参数是影响NO作用的关键因子。
转录组分析从分子层面揭示了不同藻类响应NO调控的差异机制。在氧化应激敏感的铜绿微囊藻中,L-NAME处理显著抑制了与信号转导和细胞稳态相关基因(如ntrC、AHP1)的表达。而在氧化应激不敏感的四尾栅藻中,仅检测到与不可逆蛋白水解过程相关基因(如fadE、pal)的转录水平变化,未涉及典型的氧化还原调控通路。
本研究首次阐明,藻类的氧化应激敏感性是决定NO是否强化调控其细胞死亡过程的核心因素。这一结论不仅深化了对NO信号在化感胁迫中作用机制的理解,也为发展基于NO介导途径的赤潮控制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潜在靶点。
原文链接:Signal molecule nitric oxide exerts stronger regulation on the cell death of oxidative stress-sensitive harmful algae species under allelochemical exposure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5.139260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