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年藻类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

紫球藻

关于多细胞生物(由此衍生出后来的植物和动物)起源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为了确定这些“真核生物”是何时出现的,研究人员需要保存完好的化石,连同一些独有的特征,例如被膜包围的复杂内部结构。如今,一组新发现的16亿年前的化石或许有助于揭开真相。

紫球藻
紫球藻

主持这项研究的斯德哥尔摩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Stefan Bengtson认为,这些化石可能代表了最古老的红藻,因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真核生物标本。如果它们确实是红藻,则可以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和植物的起源时间向前推进几亿年。

研究人员在印度中部的一个区域发现了3组这样的化石。第一组化石看起来像是一堆硬币,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Denaricion mendax,或为一个细菌群落。另两组化石被称为Rafatazmia chitrakootensis和Ramathallus lobatus,看起来如同由细长的纤维分离出的小房间。

研究人员在3月14日出版的《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描述了这一发现。

Bengtson表示,人们之前曾发现了可能是真核生物的更古老化石。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看到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确认这一点。

基于对这些化石进行的X射线成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Rafatazmia内部有看起来复杂而保存完好的结构。这些结构包括一个像植物一样的细胞壁,以及被称为隔膜的内部分割器。Bengtson认为,隔膜结构表明,这些化石绝对属于红藻,因此它是一种真核生物,并且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

美国新泽西州新布朗斯维克市罗格斯大学进化生物学家Debashish Bhattacharya表示,如果这是真的,这些化石将有助于研究人员缩小一项重要的进化事件的年代范围。这将是一个有机体吞噬光合蓝藻细菌的时间点。然而与被破坏不同,这些蓝藻细菌最终演化为在真核生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机制。科学家之前估计这一切最早发生在距今15亿年前至6亿年前。

然而Bhattacharya并不确定这些化石是否真的像Bengtson和他的同事所说的那样在进化树上代表了红藻的祖先。Bhattacharya认为这些化石更有可能代表了一个非常古老的分支。但是Bhattacharya表示,它们当然是某一类红藻,并且显然是真核生物。

另一方面,英国剑桥大学古生物学家Nicholas Butterfield对此却提出了质疑。Butterfield说,这些化石可能与红藻共享了某些特征,但需要有除了隔膜之外的更多特征才能让他相信这是真正的真核生物。Butterfield表示,也许需要其他类似的发现,或者找到决定性的真核生物结构,例如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细胞壁。

无论如何,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些新化石要强于其他研究人员之前提出的一些最古老真核生物的例子。

研究人员指出,很难精确定位古代化石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因为在数十亿年前,许多生物表面上都是非常相似的。“这是该研究领域的一个问题。”Butterfield说,“你后退一步,审视一番后说,‘哇,这块化石看起来有点像另一块化石。’”

Bengtson也承认,很难搞清这些化石在进化树上的确切位置。“我们永远无法证明它们有100%确定的亲缘关系。”他说,“但我们非常自信这是最好的推断。”

真核生物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因此以真核来命名这一类细胞。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由一个类似于细胞核的细胞(胚、孢子等)发育出来,包括除病毒和原核生物之外的所有生物。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它细胞器,如粒线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真核生物与古核生物、原核生物并列构成现今生物三大进化谱系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光语为您介绍——角毛藻

本文主要介绍了硅藻中常见的一类,角毛藻。角毛藻属于硅藻门,细胞呈扁椭圆形,壳面多为椭圆形,常借角毛形成链状或相互连接。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我国近海是重要的浮游硅藻。 角毛藻生活在海水、半咸水及极少数淡水中,适宜 10℃至 39℃生长,25℃至 35℃最宜。其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形成复大孢子、休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是许多海洋动物的饵料生物,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地位重要,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危害水质或水生生物。常见种类如洛氏角毛藻、窄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课题组研究发现,胶州湾角毛藻多样性可能被严重低估。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角毛藻曾作虾苗开口料,但有自身弱点,海链藻可作为替代。总之,角毛藻对海洋生态重要,深入研究其特性和生态作用,利于了解海洋生态平衡,实际应用中要合理利用,避免负面影响。…

Read More

尾水处理(二):菌藻共生系统在水产养殖尾水中的应用

本文聚焦菌藻共生系统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水产养殖尾水因鱼类代谢、饲料残留等产生,富含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危害水生生物及周边环境。接着阐述菌藻共生系统的原理,即细菌和藻类互利共生,藻类光合作用转化营养物质,细菌分解有机物并去除氮、促进磷沉淀。该系统具有高效去污、低能耗、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在应用方式上,包括构建生物膜、悬浮培养、生态塘处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光照、温度、pH 值、营养物质比例和溶解氧。文中列举实际案例,某大型水产养殖场采用菌藻共生生态塘处理尾水,氮、磷去除率高,达到排放标准,降低成本。最后得出结论,菌藻共生系统是绿色可持续的尾水处理技术,前景广阔,未来有望在处理效率、成本和资源回收上取得突破,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解决尾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Read More

尾水处理(一):菌藻共生系统在造纸行业尾水中的应用

造纸行业产生大量废水,未经有效处理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高效环保的尾水处理技术成为重要课题。菌藻共生系统作为新兴生物技术在其中展现巨大潜力。 该系统由相互依存、作用的细菌和藻类构成,形成复杂稳定的生态平衡,具有高效、节能、低耗优点。在造纸尾水处理中,通过细菌分泌酶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藻类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有机物;细菌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氮,藻类吸收磷,去除氮磷营养物质;藻类和细菌吸附、络合吸收重金属有害物质。 实现其有效应用要注意:根据废水特点选择和培养合适菌藻种类;精确控制温度、光照、pH 值、溶解氧等反应条件;定期监测水质指标,调整参数,维护系统运行。菌藻共生系统优势显著,能达标处理废水,成本低、能耗少、环保,未来有望在造纸尾水处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