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厌氧—微藻联合资源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新工艺

完成人:张亚雷(同济大学) 等

推荐单位:上海市

COD浓度大于2000mg/L为高浓度有机废水,100%的畜禽粪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均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主要技术瓶颈是COD浓度超出常规生物处理承受范围。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四步法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存在药剂投量大、能耗高、资源利用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本项目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厌氧—微藻联合资源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新工艺”。其重要发明点如下:

1、发明了“高效厌氧发酵+微藻富集净化+动态膜深度处理”三步法资源化处理新工艺,解决了四步法处理存在的资源利用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实现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从单纯污染处理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变革。

2、发明高效外循环厌氧反应器,解决传统厌氧反应器泥水分离易恶化,系统抗冲击能力和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

3、发明厌氧发酵液微藻藻种富集筛选新方法,发明高效污水耐受性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解决了厌氧发酵液微藻培养的菌藻共生、有机污染制约因素,实现了污水微藻培养对传统好氧处理的有效替代。

4、发明了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水资源回用工艺,实现了微藻培养出水高效深度处理水资源回用,可减缓我国水资源紧张趋势。

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22篇,其中SCI收录86篇,出版专著4部。通过产学研合作,在上海、浙江、山东、江西等省市的近20处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和200多处养殖场粪污水处理项目中得到广泛推广,并在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得到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利用莱茵衣藻叶绿体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表面活性剂

HAA(Hydroxyalkanoyloxyalkanoates)是一种脂基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潜在应用场景,其生物合成前体是鼠李糖脂,而鼠李糖脂具有优秀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可降解性。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主要由病原菌假单胞菌生产,利用非病原微生物合成鼠李糖脂的努力也在进行中。由于能够有效地将CO2转化为生物质及感兴趣的生物产品,单细胞光合微藻已成为可持续工业生物技术的底盘。在此,我们以莱茵衣藻为 […]…

在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通过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碳氮代谢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并生产优质蛋白质

虽然利用微藻处理废水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策略,但仍面临着严格的排放标准和高价值生物质开发的挑战。在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通过红色 LED 灯和淀粉添加改善了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 处理罗非鱼养殖废水 (T-AW) 的碳氮代谢能力,并同时生产了蛋白质。在室外温度下,使用红色LED灯来提高了营养物的去除率,但除总氮外,其它污染物浓度均不满足排放标准。加入淀粉后,平板光 […]…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