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厌氧—微藻联合资源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新工艺

完成人:张亚雷(同济大学) 等

推荐单位:上海市

COD浓度大于2000mg/L为高浓度有机废水,100%的畜禽粪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均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主要技术瓶颈是COD浓度超出常规生物处理承受范围。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四步法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存在药剂投量大、能耗高、资源利用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本项目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厌氧—微藻联合资源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新工艺”。其重要发明点如下:

1、发明了“高效厌氧发酵+微藻富集净化+动态膜深度处理”三步法资源化处理新工艺,解决了四步法处理存在的资源利用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实现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从单纯污染处理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变革。

2、发明高效外循环厌氧反应器,解决传统厌氧反应器泥水分离易恶化,系统抗冲击能力和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

3、发明厌氧发酵液微藻藻种富集筛选新方法,发明高效污水耐受性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解决了厌氧发酵液微藻培养的菌藻共生、有机污染制约因素,实现了污水微藻培养对传统好氧处理的有效替代。

4、发明了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水资源回用工艺,实现了微藻培养出水高效深度处理水资源回用,可减缓我国水资源紧张趋势。

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22篇,其中SCI收录86篇,出版专著4部。通过产学研合作,在上海、浙江、山东、江西等省市的近20处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和200多处养殖场粪污水处理项目中得到广泛推广,并在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得到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 Posts

螺旋藻为主要成分的藻粉 Read More

螺旋藻:罗非鱼养殖的“绿色营养师”

鱼粉一直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但它的价格高昂且资源有限。近年来,一种名为“螺旋藻”的微小藻类悄然进入水产养殖领域,成为鱼粉的潜力替代品。它不仅能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提升鱼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螺旋藻如何助力罗非鱼养殖,以及它背后的科学奥秘。…

Read More

微藻:鱼苗开口期的“超级营养餐”

在水产养殖中,鱼苗的存活和健康生长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而鱼苗的“第一口饭”——开口饲料,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发育质量。近年来,微藻因其丰富的营养和天然特性,逐渐成为鱼苗开口期的理想选择。本文将带您了解微藻的营养优势,以及如何科学投喂,助力鱼苗健康成长。…

图4.葡萄牙ALLMA公司的小球藻管道式养殖基地 Read More

氮源类型对微藻生长的影响:机制、适应性与应用

氮是微藻生长和代谢的核心元素,其来源类型(硝酸盐、铵盐、尿素等)通过代谢途径、能量消耗和环境适应性显著影响生物量积累与代谢产物合成。不同氮源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细胞内的转化效率,决定了微藻的生理响应和工业应用潜力。以下从氮源类型、代谢机制、环境互作及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