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在一种天然酶的作用下,当活体大肠杆菌细胞被“喂食”合适的含硅化合物时,其内部可形成碳—硅键。这是科学家首次证明有机生物体能让硅碳结合。除有助新药研制外,该研究还有助于解答生物进化过程为何对硅视而不见的问题。…
硅和碳首次借助天然酶“联姻”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在一种天然酶的作用下,当活体大肠杆菌细胞被“喂食”合适的含硅化合物时,其内部可形成碳—硅键。这是科学家首次证明有机生物体能让硅碳结合。除有助新药研制外,该研究还有助于解答生物进化过程为何对硅视而不见的问题。…
从褐藻类或藻类提取的藻酸盐构成了用于生物链接开发材料的基础,当与其它材料组合时,可改善藻酸盐性质,例如变得更坚固或对细胞更具吸引力。…
原核生命的蓝藻在海洋中大量繁殖以后,生命的多样性曾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但蓝藻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不断释放氧气,在距今约20亿年前,形成了地球第一个大氧化时代,从此,真核生命登上了历史舞台。…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减缓了城市树木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家用LED灯对公害昆虫(如螫蝇)的吸引力比传统白炽灯小得多。…
夜间行车往往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事故。根据交管部门相关统计表明,夜间和凌晨是较大事故频发的关键时段。视野不佳、疲劳驾驶、不按照规定使用远近光灯等等都会影响司机的行车状态。然而还有一种近十年来才出现的夜间行车隐患容易被忽略,那就是LED路灯所带来的蓝光危害。…
深紫外光被广泛用于饮用水净化和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但它们通常由又大又笨重的汞灯作为光源。除了不便携带在战场等紧急情况下使用,其对环境也不够友好。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柔性、轻量、基于LED的深紫外薄膜原型。它能够包覆在物品上,然后特别有效地杀死有害微生物。…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环境资源科学研究中心的沼田圭司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海洋性光合成细菌(简称光合菌)可生产高分子量羟基酸(PHA)。…
瑞典等国的研究人员已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分子催化剂,可将利用阳光从水中分解出氧和氢的效率提高到接近自然界光合作用的水平。这一技术可提升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转换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推动清洁能源的实用化。…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领导的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在植物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来复制光合作用的关键过程,为利用阳光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此技术性突破可以革新再生能源行业的制氢工艺,从而可以利用阳光来大规模生产清洁的绿色能源――氢气。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为活泼的氢和氧,再利用活泼氢同二氧化碳作用合成有机物。莫纳什大学的利昂·斯皮西亚教授、罗宾·布里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