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微藻多糖的提取、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IF=9.8) 2024-4-20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裴海燕课题组

微藻多糖因其在预防和调节氧化损伤方面的潜在价值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揭示调节氧化应激的机制,以及从三种微藻中提取的多糖在产量、结构和作用上的差异:Golenkinia sp.多糖(GPS)、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多糖(CPS)和盐生螺旋藻(Spirulina subsalsa)多糖(SPS)。采用相同的提取方法,GPS、CPS和SPS都是由小分子组分组成的杂多糖:单糖主要由半乳糖(Gal)组成。其中,SPS的小分子组分比例较高,Gal的比例也较高,因此其产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GPS、CPS和SPS在体外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氧化应激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其中SPS的抗氧化活性略高。从基因表达分析来看,Nrf2-ARE信号通路是GPS、CPS和SPS调节细胞氧化应激的重要途径。这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微藻多糖的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文链接:Extrac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hree microalgae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2567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微藻与硒的相互作用

硒对微藻而言是一种 "多功能营养素",最核心的作用是参与抗氧化酶的合成 —— 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关键组成成分,通过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 "嵌入" 这些酶中,帮助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ROS),保护蛋白质、DNA 等生物大分子不受损伤。…

光语蛋白核小球藻 Read More

 藻类的逆袭:科学如何驯服小球藻的顽固腥味?

在健康食品的浪潮中,一种单细胞绿藻以其惊人的营养密度引起了科学家和营养学家的关注——小球藻。这种直径仅3-8微米的微型生物,蛋白质含量高达干重的63%,含18种氨基酸和珍贵的DHA,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最理想食品”。然而当研究人员兴奋地将它加入食品时,一道无形的屏障出现了:浓重独特的藻腥味。这种挥之不去的味道如同一个顽固的卫士,将小球藻牢牢挡在主流食品市场之外。…

图1 官桥湖局部暴发蓝藻水华 Read More

藻类有机物在混凝中的爱恨情仇

夏日的湖泊、水库,有时会泛起一层厚厚的“绿油漆”,这就是令人头疼的藻华现象。它不仅破坏景观,更会堵塞水厂滤池,甚至产生毒素威胁饮水安全。在水厂应对藻华的关键技术——混凝过程中,藻类有机物(AOM)扮演着极其复杂又关键的角色,它就像一块“双面胶”,既能成为阻碍,又能成为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