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居然借助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图5. 小鼠心脏细胞被聚球藻包围

《Science》刊载斯坦福大学脑洞大开的研究,藻类为心脏病治疗提供全新思路。

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心脏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血管堵塞导致的供氧不足而造成的,现在全球每年约有600万人因心脏病突发死亡。但目前,除了服用药物溶解血栓,或者植入血管支架外,并无其他有效治愈方法。

图1. 接受藻类治疗过后的小鼠心脏
图1. 接受藻类治疗过后的小鼠心脏

既然心脏病突发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心肌缺氧。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能主动为心脏细胞提供氧气?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光合作用,而且,也确实有人想这一想法付诸实践了。

印象中,谈到光合作用,人们往往会将其视为是植物的“专利”,但实际上,在藻类之中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拥有此项技能的个体,它们会像植物一样“吃掉”光线,并将其转换为氧气。

在最近的《Science》杂志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如何利用这种藻类来拯救因缺氧而心脏病发作的小鼠。

图2. 跳动心脏的热成像图
图2. 跳动心脏的热成像图

事实上,目前治疗心脏类疾病唯一的方法就是重建流向心脏的血液通道。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主席 Steve Houser 表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服用药物来溶解血栓,或者通过在动脉中植入支架,而植入支架往往要通过开胸手术。

图3. 美国心脏协会主席Steve Houser
图3. 美国心脏协会主席Steve Houser

然而,现有的心脏病治疗方法明显太过单一,研究人员们希望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在心脏病发作是及时为心脏提供氧气。一开始,他们考虑过使用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来产生氧气。论文联合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脏外科主任Jeseph Woo表示:“我们试图在甘蓝和菠菜中提取叶绿体,但后来发现,一但叶绿体脱离了植物细胞就无法正常工作了。”

图4.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脏外科主任Jeseph Woo
图4.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脏外科主任Jeseph Woo

所以,接下来,Joseph和他的团队决定转而使用与叶绿体比较类似的细菌——聚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它的光合作用是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同一个原理,都是以光为主要能量来源,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研究团队首先将藻类与小鼠心脏细胞放在培养皿中,结果藻类不仅可以存活,而且在进行光照时,它们还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为氧气和葡萄糖。

随后,研究人员开始在活体动物身上进行对照实验:他们为小鼠进行了开胸手术,人为阻断心脏血液供给来模拟心脏病发时的状况。此时,再将藻类注入小鼠心脏并进行光照,效果是显著的,藻类产生的氧气马上被缺氧的心肌细胞吸收。

图5. 小鼠心脏细胞被聚球藻包围
图5. 小鼠心脏细胞被聚球藻包围

只过了仅仅 10 分钟,在光照环境中的心脏部分的氧气就增加了 25 倍,而与之对应的仍处于黑暗环境中的心脏部分的氧气只增加了 3 倍

45 分钟左右,拿只接受光照但没注入藻类与只注入藻类但没接受光照的心脏进行相比,同时接受藻类和光照的小鼠心脏的供血量分别增加了60%30%

在手术之后的四周,实验小鼠甚至连患心脏病的风险都降低了。“这种差异并不需要仔细观测,而完全是巨大的改变!”Woo说。不过,虽然动物的免疫系统并不对藻类有排异反应,但由于藻类本身的寿命较短,所以它们最后会小鼠的心脏中死去。

图6. 心脏病
图6. 心脏病

但不论如何,实验获得了初步的成功。麻省理工学院的微生物学家及免疫学家Susan Erdman 说,“这是将微生物应用于重大疾病解决的典型案例,可以称得上是突破性的创举!”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心脏手术专家Arnar Geirsson并没有参加这项工作,但他仍然对这项进展表示肯定:“斯坦福团队的概念非常独特,绝对属于跳出思考框架而得出的结果。”

图7.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心脏手术专家Arnar Geirsson
图7.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心脏手术专家Arnar Geirsson

当然,小鼠毕竟不是人类,在这项技术真正用于人体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要考虑藻类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类手术需要进行开胸——绝大多数医生都极力避免的危险操作,”Houser说。但这种方法为治疗心脏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来注入藻类。通过将准备好的藻类与靶向心脏细胞的抗体相结合,然后一同注入静脉之中,避免了直接注入心脏中的高风险性。

图8. 静脉注射示意
图8. 静脉注射示意

与此同时,该团队还在探索光照的替代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可以穿透皮肤与骨骼的光来满足藻类所需要的光,而这也是目前来看最现实的方法,否则,就必须要退回到开胸手术的原始路径上来。

至于对未来应用的展望,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真的可以进入到临床阶段,那么人类在攻克心脏病顽疾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又迈进了一步,至少也可以做到延长心脏病人的寿命。

更为直接的是,在新鲜器官的储存方面,这种藻类也可以派上用场,我们可以想象将会有众多的器官需求者会因此受益。“不过,谈这些还都为时尚早,就像所有的基础科学研究一样,不进行到最后一步,一切还很难下定结论,”Houser说。

图9. Jeseph Woo及其团队
图9. Jeseph Woo及其团队

接下来,Woo和他的团队将会进一步对藻类进行遗传基因修改,使其更加有效地产生氧气。同时,他们还会在类似于羊和猪这类大型的动物身上开展类似实验。但不管结果如何,这种创造性地使用自然藻类的方法还是还外界带来了一阵惊喜,或许也将启发科学工作者思考出更多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方法。

 

参考资料: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6/light-activated-bacteria-protect-rats-heart-attacks

https://www.theverge.com/2017/6/14/15800096/heart-attack-photosynthesis-bacteria-rats

http://www.the-scientist.com/?articles.view/articleNo/49662/title/Bright-Lights-and-Bacteria-Treat-Rats–Heart-Attack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光语为您介绍——角毛藻

本文主要介绍了硅藻中常见的一类,角毛藻。角毛藻属于硅藻门,细胞呈扁椭圆形,壳面多为椭圆形,常借角毛形成链状或相互连接。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我国近海是重要的浮游硅藻。 角毛藻生活在海水、半咸水及极少数淡水中,适宜 10℃至 39℃生长,25℃至 35℃最宜。其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形成复大孢子、休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是许多海洋动物的饵料生物,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地位重要,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危害水质或水生生物。常见种类如洛氏角毛藻、窄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课题组研究发现,胶州湾角毛藻多样性可能被严重低估。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角毛藻曾作虾苗开口料,但有自身弱点,海链藻可作为替代。总之,角毛藻对海洋生态重要,深入研究其特性和生态作用,利于了解海洋生态平衡,实际应用中要合理利用,避免负面影响。…

Read More

尾水处理(二):菌藻共生系统在水产养殖尾水中的应用

本文聚焦菌藻共生系统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水产养殖尾水因鱼类代谢、饲料残留等产生,富含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危害水生生物及周边环境。接着阐述菌藻共生系统的原理,即细菌和藻类互利共生,藻类光合作用转化营养物质,细菌分解有机物并去除氮、促进磷沉淀。该系统具有高效去污、低能耗、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在应用方式上,包括构建生物膜、悬浮培养、生态塘处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光照、温度、pH 值、营养物质比例和溶解氧。文中列举实际案例,某大型水产养殖场采用菌藻共生生态塘处理尾水,氮、磷去除率高,达到排放标准,降低成本。最后得出结论,菌藻共生系统是绿色可持续的尾水处理技术,前景广阔,未来有望在处理效率、成本和资源回收上取得突破,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解决尾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Read More

尾水处理(一):菌藻共生系统在造纸行业尾水中的应用

造纸行业产生大量废水,未经有效处理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高效环保的尾水处理技术成为重要课题。菌藻共生系统作为新兴生物技术在其中展现巨大潜力。 该系统由相互依存、作用的细菌和藻类构成,形成复杂稳定的生态平衡,具有高效、节能、低耗优点。在造纸尾水处理中,通过细菌分泌酶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藻类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有机物;细菌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氮,藻类吸收磷,去除氮磷营养物质;藻类和细菌吸附、络合吸收重金属有害物质。 实现其有效应用要注意:根据废水特点选择和培养合适菌藻种类;精确控制温度、光照、pH 值、溶解氧等反应条件;定期监测水质指标,调整参数,维护系统运行。菌藻共生系统优势显著,能达标处理废水,成本低、能耗少、环保,未来有望在造纸尾水处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