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修建了 1730 亩池塘,想通过种海藻对抗石油禁运

海藻

根据美国的朝鲜信息网站 38 North 的报道,朝鲜正在江原道元山、平安北道宁边等九个地方建造水塘来培植藻类,用来炼油或者作为食物、肥料使用。

海藻
海藻

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再把其中的碳物质转化成油脂。藻类炼油就是通过封闭的生物反应器把它细胞内的油脂转化到细胞外,提炼加工后生产出生物柴油。

除了炼油,藻类还有蛋白质、氮、磷等营养物质,可以当作食物或者肥料。

38 North 通过卫星图像发现,这些池塘 2010 年就已经存在,最初是用来灌溉农田地,2014 年出现了藻类,2016 年已经建起了大棚。38 North 目前在朝鲜搜集到了 9 个这样的地方,面积一共有 1730 亩左右,按照这些海藻 70% 的利用率来算,可以提炼大约 4075 桶油,或者是 1425 吨营养物质。

左、中、右分别为 2010 年、2014 年和 2016 年朝鲜南雄池塘的照片。
左、中、右分别为 2010 年、2014 年和 2016 年朝鲜南雄池塘的照片
左、中、右分别为 2010 年、2014 年和 2016 年朝鲜南雄池塘的照片。
38 North 统计的目前朝鲜海藻种植情况

朝鲜的石油一直都是靠进口。苏联时期,朝鲜做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盟友,一直从苏联和中国进口价格低廉的石油。朝鲜的农业、工业机械都靠石油驱动。

苏联在解体后基本停止了对朝鲜石油的供给。即使买到了石油,价格也不再便宜。这直接导致朝鲜以石油驱动的工农业都陷入了停滞状态。

中国一直是朝鲜石油的主要输出国。专门研究朝鲜能源的智库鹦鹉螺研究所(Nautilus Institute)执行主任彼得·海斯(Peter Hayes)预计今年朝鲜会进口 85 万吨原油,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但在今年九月朝鲜进行了核导弹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对朝鲜实施制裁,其中一条是对朝鲜石油制品供应和出口限制在每年 200 万桶。随后,中国也停止了对朝鲜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供应,并冻结了朝鲜在辽宁分行开设的账户。

朝鲜现在的粮食供应也是个问题。苏联解体也导致了朝鲜失去了经济资源,没有能力购买粮食和肥料,进而引发了 1994 年到 2004 年持续十年的饥荒。

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发布的报告称,直到 2016 年,朝鲜仍有 1800 万人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占国民总数的 70%。

但用海藻解决燃料、粮食供应的方法看起来并不靠谱。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2014 年的估算,朝鲜每天大约消耗 1.7 万桶石油,这 1730 亩的海藻每年生产出来的原油大约占总需求的 0.065%,这离它实现它原油自足的计划还很远。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极端环境下的宝藏微生物杜氏盐藻

在地球的广袤水域中,存在着一类堪称生命奇迹的微小生物 —— 杜氏盐藻。它虽身形渺小,却凭借独特的生存本领与极高的应用价值,成为科学界与产业界瞩目的焦点,为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带来新曙光。…

Read More

海夜微光里的秘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 “发光术”

夏夜的海边,若你沿着沙滩漫步,脚下的海水可能突然泛起一片淡蓝的光晕,抬手拨弄浪花,指尖也会沾染上细碎的 “星光”—— 这动人的 “海发光” 景象,不少时候都与一种叫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微生物有关。这些肉眼难辨的甲藻,藏着海洋里最精巧的 “发光机关”,让我们顺着那抹蓝光,走进它们的微观世界。…

Read More

微藻的 “附着策略”:小球藻与三角褐指藻的界面定植机制及应用价值

在微藻的生存策略中,“浮游” 与 “附着” 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 附着于固体基质表面形成生物膜,能显著提升其对营养、光照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强对水流冲击、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作为两类典型微藻,其附着特性已成为微藻固定化培养、生物膜反应器设计及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焦点。本文将从其基础特征出发,解析附着机制与关键条件,揭示这些微小生命的 “定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