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一些真核微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和存储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可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固碳减排方案,微藻能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极大限制了工业产油微藻的机制研究和分子育种。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以微拟球藻为模式,率先建立了基于Cas9/gRNA的工业产油微藻基因组编辑技术,打开了其反向遗传工程的大门。这一成果 […]…
青岛能源所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组编辑技术

自然界的一些真核微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和存储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可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固碳减排方案,微藻能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极大限制了工业产油微藻的机制研究和分子育种。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以微拟球藻为模式,率先建立了基于Cas9/gRNA的工业产油微藻基因组编辑技术,打开了其反向遗传工程的大门。这一成果 […]…
美国高中生研究水藻变油获得英特尔科学奖一等奖…
藻类在完成净化污水的任务后,这些藻类还能变成汽车可用的生物燃油,满足交通运输业的用油需求。…
国内外科研院所及企业正充分利用藻类分布广泛、生物量大、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优势,不断加大微藻提取生物柴油技术研发的力度,以便减少对石油和煤炭的过度依赖。…
美国海军对该大学的藻类技术与创新中心 (AZCATI)工作非常感兴趣,同时他表示美国海军正与相关科研机构、工业界联合对感兴趣的新能源技术进行开发。…
据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报道,该中心新成立的藻类科学中心近日启动,工作目标是建设一个利用微藻生产生物煤油的试验工厂。从微藻获取燃油是可能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之一,但还需进行大量研究。 …
青岛能源所单细胞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胡建强等通过运用和改进进化足迹分析(Phylogenetic Footprinting)等策略,系统地挖掘了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转录因子及其基因组结合位点,并构建了由34个转录因子、30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基序(motif)和950个目标基因组成的转录调控网络…
由微藻提炼而成的生物燃料因其高效性,能在未来满足中美等国30%的能源需求。 …
微藻生物柴油已成为最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第三代生物燃料。2014年1月15日,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副司长一行赴微藻研发公司调研微藻生物能源发展情况,并听取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能源微藻育种与生产关键技术示范”进展情况汇报,考察了微藻中试基地、能源生态城以及微藻研发中心。 目前,我国微藻生物能源研发处于与国际同步阶段。已分离获得产油微藻690株;建立了200平方米微藻贴壁培养帘式阵列中试系统,产 […]…
如何利用海洋能源整合水产养殖,太阳能,城市废水废气等资源,不申请专利保护门槛,采用开放式的态度欢迎各方面的工程技术公司共同参与建设这种采用海洋飘浮微藻培养方案来探索降低藻类能源成本。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欢迎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一同合作在国内开发类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