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在养殖水体中对溶氧、pH值的影响

出处:通威水产科技频道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4年06月04日

  微藻在养殖水体中起着增氧、净化水质及提供饵料生物等作用,维持一定藻生物量是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前提。研究人员以实验室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例水体藻老化现象向广大养殖户揭示微藻在养殖水体中对溶氧、pH的影响,以提醒广大养殖户注意对水体中微藻的维护。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本次研究以陆基1号、3号池为研究对象,各陆基池面积为30m2,养殖水位1.0m,其养殖基本信息如下:

注:1号陆基池水色由最初淡绿色转为暗黑色,表观判断1号陆基池藻老化。3号陆基池一直表现为淡绿色。

2.方法

从早晨8:30关闭微孔增氧开始每2小时对1号、3号陆基养殖池进行温度、溶氧、pH测量1次。所使用的仪器分别为雷磁JPB-607A便携式溶氧仪和雷磁PXSJ-216离子计。

二、结果

1.陆基1号池与3号池水温的变化

图1显示1号陆基养殖池与3号陆基养殖池水温变化,由于水温主要受外界环境影响,故两个养殖池水温变化趋势相同且数值接近。6月中旬水温日变化在3℃左右。

图1 1号、3号陆基池水体温度变化趋势

2.陆基1号池与3号池溶氧的变化

图2显示1号池、3号池溶氧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溶氧变化趋势完全不同。1号养殖池从8:30关闭微孔增氧后2小时内溶氧迅速下降,在10:30至14:30期间保持平稳,14:30以后开始下降(尤其16:30以后)。3号池关闭微孔增氧2小时内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从10:30到14:30溶氧迅速上升,之后与1号池便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18:30开启微孔增氧后1号池溶氧迅速上升至较稳定状态,3号池则一直保持稳定状态。

图2 1号、3号陆基池水体溶氧变化趋势

注:8:30关微孔增氧机,18:30开微孔增氧机。

3.陆基1号池与3号池pH的变化

图3显示1号池、3号池pH变化,水体pH变化与溶氧变化趋势相近。关闭微孔增氧后1号池pH呈下降趋势,开启微孔增氧后pH又呈上升趋势,3号养殖池pH从关闭微孔开始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图3 1号、3号陆基池水体pH变化趋势

三、小结

通过1号养殖池(藻老化)与3号养殖池(藻未老化)数据跟踪对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⑴ 藻老化,水体产氧效率低。

⑵ 藻老化,水体CO2积累。微藻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此过程利用CO2合成有机物,故藻老化直接导致藻类光合作用减弱,CO2利用率下降,从而导致CO2累积pH下降。

综上所述养殖水体中藻老化直接造成水体溶氧偏低、CO2累积,pH下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养殖动物与养殖环境,故良好藻相与藻生物量不仅可以提高池塘溶氧水平,减少机械增氧时间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又可以为养殖动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从而增加养殖效益。

Related Posts

螺旋藻为主要成分的藻粉 Read More

螺旋藻:罗非鱼养殖的“绿色营养师”

鱼粉一直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但它的价格高昂且资源有限。近年来,一种名为“螺旋藻”的微小藻类悄然进入水产养殖领域,成为鱼粉的潜力替代品。它不仅能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提升鱼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螺旋藻如何助力罗非鱼养殖,以及它背后的科学奥秘。…

Read More

微藻:鱼苗开口期的“超级营养餐”

在水产养殖中,鱼苗的存活和健康生长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而鱼苗的“第一口饭”——开口饲料,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发育质量。近年来,微藻因其丰富的营养和天然特性,逐渐成为鱼苗开口期的理想选择。本文将带您了解微藻的营养优势,以及如何科学投喂,助力鱼苗健康成长。…

图4.葡萄牙ALLMA公司的小球藻管道式养殖基地 Read More

氮源类型对微藻生长的影响:机制、适应性与应用

氮是微藻生长和代谢的核心元素,其来源类型(硝酸盐、铵盐、尿素等)通过代谢途径、能量消耗和环境适应性显著影响生物量积累与代谢产物合成。不同氮源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细胞内的转化效率,决定了微藻的生理响应和工业应用潜力。以下从氮源类型、代谢机制、环境互作及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