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在凤凰岛海域培育14万株新生珊瑚

珊瑚

被称为“珊瑚爸爸”的陈宏和他的团队从2013年起承担十二五、十三五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珊瑚方面的科研项目,除了在西沙开展珊瑚生态修复的研究外,在三亚凤凰岛也设立了珊瑚科研试验点。利用国际领先的珊瑚培育技术和长期培育的珊瑚种子,至今已在凤凰岛西侧海域培育了14万株新生珊瑚,为凤凰岛的生态修复,有望成为珊瑚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珊瑚
珊瑚

今年52岁的陈宏系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从事珊瑚研究30年。他和他的团队先后在三亚崖州区海域、凤凰岛海域、西沙永乐环礁、陵水等海域,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珊瑚培育和繁殖基地,并取得国内外领先的成果。

首次在野外开展珊瑚藻的生态修复实验。实验证明,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海洋酸化的大背景下,枝壳藻能生长并粘结珊瑚碎屑成微型珊瑚礁,为珊瑚礁的生态修复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填补了国际珊瑚礁研究的一个空白。

首次发现货贝与软珊瑚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货贝能清除软珊瑚体表的有害微藻,软珊瑚为货贝提供生存空间。这是珊瑚除了虫黄藻之外的另一种共生关系,为国内首次发现。

实现了在国内繁殖并成活数量最多的珊瑚繁殖与移植活动,到2017年11月30日有约16万株珊瑚,为国内最大规模。

首次发现珊瑚礁食物链中,食物链顶层的物种数量不可过多,否则引起藻类等大量增殖,造成珊瑚礁生态灾难。该发现为我国珊瑚礁保护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首次发现珊瑚藻新物种,该研究所在西沙发现一种属于枝壳藻属的珊瑚藻新物种,暂定名“热海珊瑚藻”,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上造礁能力最强的珊瑚藻新物种,为国际首次发现。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虫黄藻是促进珊瑚骨骼夜间生长的关键因子,健康的虫黄藻因夜间呼吸代谢旺盛,大量二氧化碳的生成,促进石珊瑚骨骼的生长。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在西沙有夏季上升流,它们为西沙许多潟湖的活体珊瑚渡夏提供了环境的基础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小球藻的天然护肤魔法

在护肤界,“天然”“无添加” 已成为热门关键词。当我们在化妆品柜台寻找成分纯净的护肤品时,一种微小的生物 —— 小球藻,正悄然成为 DIY 护肤界的新宠。这些直径仅数微米的绿色单细胞藻类,不仅能在池塘中蓬勃生长,还蕴藏着强大的护肤能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小球藻面膜的神秘面纱,探索它从实验室走向家庭护肤的奇妙之旅。…

基于微藻养殖的污水处理技术 Read More

当污水遇见“绿色工厂”,一场颠覆传统的环保革命

水是生命之源,但如今,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难题。工业废水泛着刺鼻气味,养殖场的粪污让溪流变黑,城市下水道涌出的泡沫富含营养,这些“暗疮”不仅威胁着生态平衡,也影响着人类健康。然而,传统污水处理方式往往面临“投入大、耗能高、二次污染”的困境。就在人们束手无策之际,一群肉眼难见的“绿色工人”——微藻,悄然揭开了水污染治理的新篇章。…

Read More

米氏凯伦藻的毒性与生态威胁及其科研价值

每当沿海水域泛起诡异的红色,人们总会联想到赤潮带来的生态灾难。作为赤潮的主要“肇事者”之一,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确实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但鲜为人知的是,科学家们正在将这些“海洋杀手”转化为宝贵的科研资源,为医药、环保等领域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