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0577 62356695 微信同号133-3693-5993(藻种)153-5595-9856(设备)
  • (+86) 021 80399582 分机号(先按9):801(商业合作) 817(藻种)828(售后服务)

分类: 资讯中心

生物航煤能源发展需突破高成本瓶颈

为了应对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国外石油公司纷纷开始生物航煤技术的研究,有些已取得显著进展。所开发的技术可采用动植物油脂、地沟油、秸秆等为原料,经过加氢和费托合成等技术来生产航空生物航煤。 生物航煤将成为石油基航空煤油的有力补充,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也可作为拓展非石油资源生产航空煤油的新途径,减轻我国对进口石油过分依赖的压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生物航煤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尚属刚刚起步,实现产 […]…

中国微藻产业创新联盟在江苏大丰研讨行业转型

2013年5月10日-11日,微藻产业创新联盟第六次研讨会在江苏大丰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微藻产业创新联盟主办,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政府、江苏大丰盐土大地海洋生物产业科技园、大丰市赐百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生物技术分会协办。会议以“微藻产、学、研如何紧密结合”为主线,围绕“微藻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大丰市领导、35名专家代表、38名企业家 […]…

英国就2种藻油作为新型食品配料征求意见

4月12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公告,就一家公司申请将2种藻油作为新型食品配料征求意见。 本次申请由DSM营养品公司发布,该公司申请将两种藻油同时用于食品补充剂,最大使用限量3克/天。 该2种藻油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来自两种不同的裂殖壶菌微藻,分别为富二十二碳六烯酸藻油(富DHA),富十二碳五烯酸藻油(富EPA)。 英国食品标准局认为,两种藻油的使用范围扩大后,不会超过欧盟食品安全局制定的EPA与D […]…

微藻制油产业化先过成本关

顾家瑞   藻类植物   据中国能源报4月22日报道,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目前已突破微藻新型规模培养技术,单位面积产率较传统培养技术提高5-8倍,水资源用量降低至少50%以上,正在建设新型规模培养中试系统,有望大幅降低微藻规模培养的成本。微藻技术取得新进展。 既能吃掉二氧化碳,还能吐出生物柴油,而且不会与粮争地,一举多得的微藻制油自诞生之日起便炙手可热。生物柴油因为其以生物质原 […]…

微藻有望破解能源危机

海洋微藻有望破解“后石油时代”能源危机 海藻也能榨取柴油,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决不是天方夜谭。“在显微镜下,它就像一个油葫芦,比油菜籽、花生的含油量高7至8倍,比玉米高十几倍。”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李乃胜说。 目前,驻鲁的海洋专家已经在实验室取得了初步成果,培育出的富油微藻,最高含油比已经达到68%,并在此基础上制取生物柴油。有专家认为,海洋微藻的能源化利用,有望成为“后石油 […]…

中石化微藻吸收固碳技术 相当于森林固碳能力10倍

新华能源3月9日电(李由)通过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减排是炼油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日前,我国首个以炼厂CO2废气为碳源的“微藻养殖示范装置”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建成并投入运行,可为炼厂减排二氧化碳20%以上,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相当于森林的10-50倍,同时养殖的微藻为生物柴油的开发奠定原料基础,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生物吸收二氧化碳CO2是地球上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固碳方式,微藻作为可以进行固碳 […]…

中石化加速生物能源研发 让微藻地沟油变柴油

作为一家石油炼化起家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绿色能源领域发展。无论是在页岩气、地热等非常规能源方面,还是他日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生物柴油微藻等生物能源方面,中国石化在科研和战略投资方面都不遗余力。 启动微藻生物柴油计划 “微藻是未来能源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只有得到今天的重视才会拥有美好的‘后天’。”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主任荣俊峰指着微藻光反应器说。 荣俊峰是石科院长远 […]…

藻类生物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牵头,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等单位共同设立的“藻类生物技术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据悉,该联盟围绕藻类生物技术与过程工程领域开展研究、教学等方面学术交流和协同创新活动,并针对藻类生物技术与过程工程领域关键技术与重大发展战略问题,通过创新能力体系研究和建设,努力为实现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