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盲目地迷信外国的食物了,食品安全事件哪个国家都有发生,关键是如何将其危害最小化。
据澳大利亚《悉尼晨锋报》报道,海蒂·霍利斯是新南威尔士州一家退伍及现役军人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今年初,她在一家餐厅点了一份马鲛鱼的午餐,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伴随着霍利斯的却是类似食物中毒的疼痛,住院几天后她被确诊患有持续性神经损伤。
这种疾病是由一些鱼类体内的毒素引起的,这些毒素难以检测,且加热后也不能消除。这些毒素通过海洋微藻产生,尤其是冈比亚甲藻属。这些藻类被鱼类吞食后,便从食物链上一层层传递,进而危害人类健康。这种被称为“西加鱼毒中毒”的疾病多发于热带地区。太平洋探险者称该疾病最早可追溯到1606年。自1965年来,澳大利亚记录的该病病例数量超过了1500宗,目前仍在呈上升趋势。
2014年,新南威尔士州出现了第一批该疾病病例。新南威尔士州食品管理局登记了包括霍利斯在内的4名患者。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的肖娜·穆雷和其他研究人员还首次在远南地区的梅利目不拉(Merimbula)发现了冈比甲藻。“我们到现在才意识到这些藻类竟然能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存活。”穆雷称。她说,目前还很难确定梅利目不拉的这些微藻是一直以来就在此生长,还是近期迁移过去的。但可确信的是,由于全球变暖,东澳大利亚暖流(Easta Australian Current)势力正不断强化,促使暖和水流和亚热带物种进入温和的区域。这些物种包括马鲛鱼,这就是导致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民众食物中毒的致病源,昆士兰州地区截至目前已出现55宗相关病例,是2013年的近3倍。
穆雷指出,悉尼鱼市是澳大利亚有关机构限制销售部分鱼类以减少中毒可能性的重点市场之一。自1999年起,澳大利亚就限制鱼市出售超过10公斤重的马鲛鱼,但许多业余的捕鱼者对此限制却不知情。新南威尔士州食品管理局称,其他可使人体西加鱼毒中毒的鱼类包括: 石斑、龙占鱼、濑鱼、鲟鱼、皇后石首鱼、杖鱼和无鳔石首鱼等。
塔斯马尼亚州大学海洋与南极洲研究学院高级讲师克里斯托弗·波尔什称,专吃食草鱼的肉食性物种危害更大,我们应敲醒警钟。目前,这种毒素中毒已是包括库克群岛在内的热带太平洋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随着微藻的扩散,这些地区70%的人口已经受到直接影响,当地一些社区已放弃猎鱼这项主要生计。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气候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水体暖化和珊瑚群的消失,微藻将会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是风暴强度加大以及珊瑚白化造成的结果。(王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