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人员根据NASAAqua卫星上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所收集数据绘制的地图发现,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已造成海洋食物链中最底层的浮游植物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鱼群的食物供应显著降低,这或将对沿海捕鱼业造成严重影响 。海洋上层浮游植物数量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有关。…
卫星数据显示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海洋浮游植物数量大幅减少
近日研究人员根据NASAAqua卫星上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所收集数据绘制的地图发现,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已造成海洋食物链中最底层的浮游植物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鱼群的食物供应显著降低,这或将对沿海捕鱼业造成严重影响 。海洋上层浮游植物数量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有关。…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海洋浮游藻”的微藻会与一种巨型细菌交换基因,从而获取新的机能。…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永雨率领的海洋碳汇团队与国家海洋局减灾中心研究员石晓勇合作,近日在浒苔暴发中后期有机营养盐的生长支撑作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藻研究团队与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成功解析了大型褐藻——海带的基因组,阐述了其进化和适应的分子机制,揭示了我国养殖海带群体生物多样性不足的现状,为大型褐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启示。相关成果发布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微藻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藻类,多数为单细胞,或者是单细胞集合,个头最小的甚至其细胞直径只有0.2微米,目前能够明确界定的微藻种类约有2万多种,可能有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此的种类未被发现或命名。…
课题组构建了典型产油微藻三角褐指藻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其脂质代谢网络潜在关键节点进行了挖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定位于线粒体的苹果酸脱氢酶,具有很强的促NADPH生成的作用,可提供胞内丰富的还原力,促进脂肪酸的合成。…
隐芽藻类通常生活在其他吸收大部分太阳光线的生物体下面。相应的,这些藻类进化成依靠那些不被它们的邻居所捕获的光——主要是黄绿色光来蓬勃生长。这些藻类收集这种黄绿色光的能量,并将其传递到一个将其转换成红色光的分子网络,在其中叶绿素分子需要执行重要的光合化学。…
一系列光合生理和生化分析表明,引入NADPH消耗途径后,细胞生长明显加快,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约50%,同时具有更高的细胞活性…
东京农工大学2016年11月24日宣布,通过对源自蓝绿藻的光传感器蛋白质实施改造,成功开发出了以红色光诱导基因表达的“人工光传感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路延笃和研究员徐健针对五类植物激素(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赤霉素),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代谢重建,全面剖析了其合成途径和信号通路在微藻中的分布和进化规律。…